聯發科Q3 EPS 15.84元 蔡力行:明年雲端ASIC營收可望破10億美元
▲聯發科。(圖/資料照)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聯發科(2454)今(28)日舉行法說會,公佈第三季合併營收爲新臺幣1,420億9,700萬元,季減5.5%、年增7.8%;合併毛利率46.5%,季減2.6個百分點、年減2.3個百分點;合併營業利益221億8,800萬元,季減24.5%、年減7%;稅後純益254億5,100萬元,季減9.3%、年減0.5%,每股盈餘15.84元。
展望第四季,聯發科預估以美元兌臺幣匯率1比30.6計算,營收將介於1,421億至1,501億元之間,季增0%至6%,年減3%至增9%;毛利率預估46%±1.5%,營業費用率31%±2%。以中間值推算,全年營收有望再創新高、突破190億美元。
執行長蔡力行指出,第三季營收以美元計算達營運目標上緣,主要受惠於天璣9500需求強勁;以新臺幣計算則優於預期,匯率實際落在1美元兌30元新臺幣,優於假設的29元。展望第四季,天璣9500需求持續熱絡,手機業務可望強勁成長,全年旗艦手機晶片營收優於預期,2025年旗艦型手機營收上看30億美元、年增逾四成。
蔡力行表示,AI浪潮正推動全球產業進入新階段,聯發科在雲端與邊緣AI均取得進展。雲端方面,首個AI加速器ASIC專案執行順利,持續以2026年雲端ASIC營收達10億美元爲目標,並可望於2027年達數十億美元;同時與第二家超大型資料中心客戶洽談新案,預期未來業務將快速成長。
在邊緣端,聯發科推出最新旗艦行動晶片天璣9500,採雙核心NPU架構,支援即時AI體驗;與輝達(NVIDIA)共同設計的GB10晶片亦正式量產,應用於全球最小AI超級電腦DGX Spark,可在本地端推理參數量達2,000億的AI模型。聯發科並於第三季完成首顆採用臺積電2奈米制程晶片設計定案,預計2026年推出。
在業務構成方面,第三季手機業務佔營收53%,年增4%、季減4%;智慧裝置平臺佔42%,年增14%、季減6%;電源管理IC佔5%,年減4%、季減10%。
蔡力行指出,第四季將受惠於旗艦手機、GB10與車用晶片成長,足以抵銷部分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季節性下滑。中長期來看,聯發科將持續受惠於AI、車用、運算與資料中心等主要成長動能,營運穩健走在長期成長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