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先進封裝,拿下大客戶

公衆號記得加星標⭐️,第一時間看推送不會錯過。

來源:內容來自經濟日報。

聯電跨足先進封裝大躍進,奪下高通大單,自行開發的高階中介層(Interposer)也獲得高通驗證,邁入量產出貨倒數計時階段。法人看好,聯電透過跨國合作,攜手國際大廠搶食AI等高速運算大商機,後市看俏,並可藉由差異化優勢,降低紅色供應鏈在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市場激烈競爭的干擾。

聯電不評論特定客戶,強調先進封裝是該公司積極發展的重點,將攜手智原、矽統等轉投資事業,以及華邦等記憶體夥伴,攜手打造先進封裝生態系。

聯電去年底攜手高通展開高速運算先進封裝合作,鎖定AI PC、車用,以及當紅的AI伺服器市場,陸續傳出捷報。

供應鏈透露,聯電第一批中介層1500電容已通過高通的電性測試,目前開始試產,預計2026年首季有機會量產出貨,高通併購置爐管機臺放在聯電廠房,凸顯雙方合作緊密。業界分析,此次聯電通過高通認證的產品採用1500nF/mm^2電容,主要搭配高通的IC和記憶體所需要的電容值。

業界人士指出,聯電佈局先進封裝,先前在製程端僅供應中介層,應用在RFSOI製程,對營收貢獻有限。隨着高通採用聯電先進封裝製程打造高速運算芯片,近期雙方合作又進一步發展.對聯電來說將能降低紅色供應鏈在成熟製程的低價競爭,闖出一條不同之路。

先進封裝技術方面,例如2.5D和3D封裝這些封裝方式需要將多個芯片堆疊或並排放置,這時候中介層電容就顯得特別重要。

據悉,先進封裝最關鍵製程就是需要曝光機臺製造的中介層,加上需要超高精密程度的矽穿孔,讓2.5D或3D先進封裝堆疊的芯片訊號可相互聯繫,聯電具備生產中介層的機臺設備之外,十年前就已將TSV製程應用超微GPU芯片訂單上,等於聯電完全具備先進封裝製程量產技術的先決條件,是獲得高通青睞的主要原因。

法人看好,聯電相關策略將強化先進封裝生態系與客戶黏着度,因爲高通不僅下單,甚至購置爐管機臺放進聯電廠房,顯示合作深度高、信任感強,聯電也藉此串連旗下智原、矽統、華邦等公司及夥伴,進一步建構先進封裝的完整生態系。

在切入先進封裝領域建立差異化優勢之際,聯電的晶圓代工本業也積極推進高壓制程技術,包括14納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嵌入式高壓制程技術平臺(14eHV)有新進展,與英特爾合作也傳出將由原規劃的12納米延伸至6納米,卡位先進製程市場。

聯電去年斥資156億元投入研發,專注開發5G通訊、AI、物聯網及車用電子等領域所需的製程技術,並鑽研特殊製程,在12納米和14納米特殊製程及3D IC先進封裝研發也有進展。

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指出,12納米FinFET製程技術平臺(12FFC)相較於14納米技術(14FFC),芯片尺寸更小、功耗更低,性能大幅提升,充分發揮FinFET的優勢,可廣泛應用於各種半導體產品。

洪嘉聰說,與14FFC相比,12納米技術在優化的FinFET設備下,可實現10%的性能提升,透過降低電壓減少20%功耗,採用六走線軌道設計,使面積減少超過10%,並節省三層光罩,進一步增強聯電成本競爭力。

聯電精進製程研發之餘,也擴大國際合作。近期市場傳出,聯電正探索與英特爾延伸製程合作的可能性。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爲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爲您分享的第4087期內容,歡迎關注。

加星標⭐️第一時間看推送,小號防走丟

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