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拚先進製程 瞄準6奈米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𫓹指出,蘋果2025至2028年將會有7款頭戴裝置陸續登場。圖爲蘋果眼鏡示意圖。(路透)
臺灣第2大晶圓代工業者聯電(UMC),一向是成熟製程半導體的主要製造商,先前便與英特爾公司在美國攜手開發12奈米制程,但據《日經亞洲》6月30日報導,聯電正探索未來的成長動能,考慮進軍先進製程,目標鎖定在6奈米。
報導說,聯電考慮擴大與英特爾(Intel)的合作,預計2027年投產的亞利桑那廠,原本是合作進行12奈米制程,有可能也導入6奈米。6奈米可生產更先進的Wi-Fi無線網路、無線通訊與藍牙晶片,還有AI加速器以及電視、汽車使用的核心處理晶片。
聯電財務長劉啓東告訴《日經亞洲》,聯電持續探索更先進的製程技術,但他也指出,要取得有意義的進展,將取決於夥伴關係和合作,以減輕財務負擔。
另美國科技巨擘蘋果在日前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發佈的AI相關應用不如市場預期,不過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𫓹指出,2025至2028年將會有7款虛擬頭盔、智慧眼鏡陸續登場,將迎來穿戴裝置的爆發性成長。
郭明𫓹指出,今年第3季,將會有Vision系列的XR頭盔類型產品開始量產,輕量版的Vision Air預期在2027年第3季量產。第2代Vision Pro則會在2028年下半年量產,同樣有全新的設計,並降低重量,且價格會更低,不過將會採用Mac等級的處理器。
至於目前META持續在推廣的智慧眼鏡,蘋果也將在2027年第2季開始量產「類Ray-Ban(雷朋)」的產品,但不會在鏡片中導入顯示面板。郭明𫓹預期,該產品在2027年的出貨量約在300至500萬部以上,並採用聲控、手勢的方式操作,會是短期內成長能見度最高的產品,而當年度所有品牌的出貨量將超過1千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