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20年成長 今年中國軍費預算又增7.2%

圖爲2019年在中國閱兵中首度亮相的東風-17極音速飛彈。(取材自中國軍網)

中國5日宣佈今年軍費預算增加7.2%,來到約2320億美元的規模,以因應與臺灣、日本和南海周邊國家緊張;至於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北京設定在調整通膨後要達到約5%,經濟學者表示,鑑於中國整體經濟走軟,該目標似乎野心過大。

反制美國 爭對臺控制權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中國軍費預算連續20多年成長,主打全軍種升級,包括精密新武器及網路戰力,其中很多焦點用在挑戰美國軍力,最終讓北京能爭奪對臺灣的控制權。

據中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日公佈的預算報告草案,中國2024年軍費開支將來到1兆6700億人民幣(約合2320億美元)。學者們表示,雖然中國估計的GDP成長太樂觀,但軍費開支則爲低估,因爲北京用其他領域的開支來支持軍方,例如今年計劃增加科學科技經費10%。北京並未明言今年國防預算要怎麼花,但表示去年的軍事預算動用100%。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政府工作報告,中國今年軍費增加7.2%,雖然成長幅度與上一年度相同,但仍引起周邊國家關注。(歐新社)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資深學人唐安竹(Drew Thompson)表示,中國軍事預算及GDP增長目標,象徵性宣示中國共產黨有決心、信心,面對國內挑戰及外部威脅;黨釋出信號及意願,要維持經濟、國力穩定成長的當前趨勢。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院最新估計,中國2022年的軍事開支爲2980億美元,美國爲8120億美元,如此估計認定中國軍費佔GDP約1.6%,美國軍費佔GDP的3.5%。

中與美臺日等關係緊張

美聯社報導,中國與美國、臺灣、日本及鄰近國家關係緊張,聲稱自己對重要的南海擁有主權,可以由增加軍方高科技開支,如匿蹤戰機、航母到核武而得知。

美方一直關心中國解放軍開發極音速飛彈等軍力;中國的用意在對付美國的反制措施,向外投射空軍戰力;此外,美國也關切中國使用先進科技來進行網路間諜、網路攻擊行動。

中國經濟要克服年輕人高失業率、房地產市場崩潰等問題。只是這些都沒能挫敗中國的全球雄心,例如征服實施民主的臺灣島,把印度軍隊由爭執疆界區趕走,主張控有東海、南海島嶼,都名列中國國策的首要前提。

中共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左)5日出席全國人大會議,中國軍費今年增加7.2%,已是僅次於美國的軍事預算第二高國家。(美聯社)

人大開幕 美艦通過臺海

中國全國人大會議5日開幕,美國第七艦隊派遣一艘阿爾伯克級導彈驅逐艦「芬恩號」(USS John Finn)通過臺灣海峽,美方宣稱該航道水域「不在任何國家的領海之內」,但中國主張臺海全在其主權之內,視芬恩號的通過爲挑釁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