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霖赴陸選秀、返臺發展 樂觀分享「失敗不代表白費」

《等待》李宗霖在夢境與現實中穿梭。(公視臺語臺提供)

公視臺語臺「臺語有影」系列電視電影《等待》日前舉行特映會。故事敘述李宗霖(青年與中年)、戴立忍(老年)飾演的臺灣學生何木村,以及楊欣儀飾演的神秘日本女子和田涼因時空、政治環境的扭曲,從二二八事件後到解嚴之間,展開一段跨越四十年的羈絆。

該劇名等待,過去曾參與選秀節目,並勇敢前往海外發展的李宗霖常以「過程比結果重要」,爲自己打氣,他樂觀表示雖然沒有結果很挫折,但過程中一定有成長、有收穫、生命中沒有任何一件遇到的事情是不重要的,如果覺得不重要,只是還沒派上用場而已,失敗不代表白費,至少曾經全心全意努力過。

《等待》楊欣儀劇中扮茱麗葉,呼應自己的愛情。(公視臺語臺提供)

選角時吳米森導演以「不用懷疑」的直覺,找上曾合作過且相識多年的老友戴立忍詮釋老年的男主角,並大讚他身上有股內斂、沉澱的力量,能夠把孤獨與矛盾自然化爲角色何木村的呼吸。導演回憶拍攝時有一場戲描述男主角座車的輪胎被螺絲起子戳破,因爲美術組的成員幾乎都是導演的學生及助教,道具陳設的實務經驗有限,這時戴立忍立刻捲起袖子「蹽落去」(臺語意指盡力參與其中),一起想辦法、做道具讓這個場面具有說服性。

戴立忍捲起袖子蹽落去幫助工作人員。(公視臺語臺提供)

男主角的年輕與中年時期則由李宗霖擔綱演出,除了五官比例與身形上,與戴立忍詮釋的老年有連續性外,吳米森導演也從他身上看到敏感與微妙的柔弱,符合劇中何木村被命運推着走的角色氣質。《等待》中交錯大量的夢境與虛幻情節,李宗霖在演出時其實沒有明確區分真實和幻覺的場景。他浪漫地說:「對何木村來說『愛』纔是現實,其他日常生活、工作、甚至身邊的人,好像都比不上和田涼的存在重要。」因此在表演時,他更專注於演繹人物當下內心感受。

新生代演員楊欣儀兼具堅定與純真特質,演起女主角和田涼既有情感張力又不失溫柔。她在特映會上笑道:「57歲最難演!」開拍前她特地觀察媽媽的動作,卻發現媽媽手腳靈活,一點都不像57歲的人。

後來她改爲觀察奶奶的舉止「動作慢、做事小心翼翼。」這兩項特質正好對應戲裡57歲的和田涼,揹負時代壓力與記憶的重量,每一步都充滿慎重與無奈的情感。她進一步分析角色在1947年的大環境下,個人情感與選擇都受限,即使想抓住愛,也只能被迫接受命運的安排。本片將在9月7日晚上9點於公視臺語臺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