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3.3%至148.17億元 CEO表示下半年消費市場挑戰會更大

作者|鄭皓元 實習生|胡若葭

主編|陳俊宏

8月22日,李寧集團(2331.HK,下稱“李寧”)披露了2025年中期業績顯示,期內實現營收148.17億元,同比增長3.3%;權益持有人應占淨利潤爲30.13億元人民幣,淨利率爲10.5%;毛利約74.15億元,同比增長2.48%;經營現金淨流入24.1億元,現金循環週期31天,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儘管現金流穩健,李寧卻面臨線下消費疲軟、營銷費用擠壓利潤、部分品類增長乏力等多重挑戰。CEO錢煒表示,下半年消費市場的挑戰比預期更大,公司已做好應對準備。

從業務方面看,李寧營收增長主要源於鞋類產品業務增長。財報顯示,上半年,李寧鞋產品營收達82.3億元,同比增長5%,佔總收入55.55%。三大核心跑鞋IP(“超輕”、“赤兔”、“飛電”)銷量突破526萬雙,與此同時,李寧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8.7%,近十年累計投入38億元。與航天科技合作推出的風洞透氣衣等產品,帶動綜訓品類流水同比增長15%。

器材及配件收入同比大幅提升24%至13.9億元,主要得益於羽毛球品類專業心智的滲透和產能供給充足。該品類實現收入增長38%,專業高端羽毛球拍月銷量達10萬支,但其在集團總收入中佔比僅爲7%。錢煒指出,羽毛球市場規模有限,未來將拓展至網球、匹克球等器械品類。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籃球和服裝品類表現低迷。籃球品類流水同比下滑20%,而服裝業務作爲第二大業務,營收51.9億元,同比下降3%。公司強調不會追求籃球品類的“低質量規模性增長”,而是聚焦於降本增效和精準投入。

渠道結構發生顯著變化。財報顯示,特許經銷商收入同比增長4.4%,佔比升至46.5%;電商渠道銷售收入提升7.4%,佔比29%;而直營銷售收入同比下降3.4%,佔比22.8%,同比下滑1.6個百分點。直營收入下滑主因門店數量調整,上半年淨減少217家門店。李寧方便表示,爲應對線下客流減少帶來的流水壓力,直營門店加深促銷折扣,導致毛利率下滑0.2%。

隨着“國潮”熱度減退,李寧將營銷重心轉向體育賽事。2025年5月,公司宣佈成爲2025-2028年中國奧委會體育服裝合作伙伴,覆蓋未來三屆頂級國際賽事。然而,營銷費用的持續增加進一步侵蝕利潤,期內淨利率下滑1.9%,費用率提升0.3個百分點至9%。天風證券指出,這將導致“下半年淨利率走弱”,並下調了盈利預測。

面對庫存問題,集團表示全渠道庫銷比維持在4個月的健康水平,目前無庫存壓力,但若市場惡化將考慮加深折扣。對於下半年,管理層預計終端挑戰與風險仍在,疊加奧運相關費用的充分釋放,集團將維持全年收入持平、淨利潤率爲高單位數水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