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藍白合 黃國昌:沒有任何選舉利益交換「感謝都來不及」
▲黃國昌2日出席民衆黨舉辦的第二場 「聯合政府的理論與實驗」論壇,並於會前受訪。(圖/記者呂佳賢攝)
記者蘇晏男/臺北報導
民衆黨持續推動「聯合政府」理念。民衆黨主席黃國昌今(2日)表示,民衆黨之所以會在立法院與國民黨合作,完全是基於政策與理念,而沒有任何選舉利益分配與交換,「能找到一個能共推法案、讓改革過半的政黨,求之不得、感謝都來不及」,即便雙方合作過程中曾出現摩擦與分歧,但民衆黨會用具體行動迴應,讓對方理解。另外,黃國昌也說,若總統賴清德上任前選擇和包括民衆黨的在野合作,會搞成現在這樣嗎?
民衆黨2日上午在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延平校區舉辦第二場 「聯合政府的理論與實驗」論壇,此次聚焦「日本經驗與臺灣的新選擇」,除黃國昌外,包括日本維新會前衆議員村上政俊、高大政治法律系教授楊鈞池、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鄭子真、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副教授石原忠浩等出席,共同探討聯合政府的發展與制度意涵。
黃國昌說,當臺灣面臨的地緣政治正遭遇重大轉變,但政府根本沒有打算採取新的做法、新的作爲來面對這樣局勢。然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日本維新會所簽署的聯合執政協議書,針對國防、外交、內政、財政、能源、甚至醫療與高齡照護,全方面將政策以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讓他感嘆「看完日本聯合政府協議,會開始懷疑我們過去大選時,看到那些候選人提出的政策主張,是在寫抒情文嗎?還是在做文宣?」
黃國昌表示,從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悲劇到非洲豬瘟疫情,民進黨政府一貫的「先甩鍋給地方政府」,而國際媒體如《時代》與《經濟學人》相繼質疑賴清德的領導風格。黃也說,若賴上任前選擇和包括民衆黨的在野合作,會搞成現在這樣嗎?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前夕與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會談時,曾強調要建立政黨溝通平臺,但賴上任以後,有看到政黨溝通平臺嗎?有團結朝野政黨、凝聚共識嗎?除了鋪天蓋地的抹紅抹黑,接下來就是大罷免。
對於日本聯合政府制度背景,村上政俊表示,他認爲若要維持政府穩定,執政黨必須在衆議院與參議院皆掌握過半席次,這也是日本長期維持聯合政府的制度基礎。日本雖採英國式議會內閣制,但在兩院制架構下,執政黨唯有透過跨黨協作,才能確保政局穩定,這正是聯合政府得以長期運作的制度條件。
楊鈞池說,日本聯合政府若從議會內閣制角度觀察,掌握國會過半席次的政黨,便同時握有立法權與行政權;若沒有任何單一政黨過半,就必須透過兩個以上政黨合組聯合內閣,確保政治的穩定與安定,而日本的經驗顯示聯合政府首要目標在於「確保國會過半席次」,「政治就是數字問題」。但楊強調,聯合政府的最終目的,是爲了達成政治穩定與制度韌性,「但在追求穩定的同時,也要誠實面對政黨競爭的現實挑戰」。
鄭子真則提到,日本政黨合作雖有制度傳承,但仍受選舉現實制約;而臺灣應從日本經驗學習,不論是聯合政府或政黨內部派系協商,都應透過制度化對話與政策整合,而非放話與鬥爭,「政治本來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黃國昌總結時強調,民衆黨之所以會在立法院與國民黨合作,完全是基於政策與理念,而沒有任何選舉利益分配與交換,「我們沒有談過席位分配,只談政策推動」。黃也細數從國會改革法案、財政收支劃分法、吹哨者保護法、不法關說罪、棄保潛逃罪、還假於民等表示,這些皆源自民衆黨在2024年選舉政綱的具體主張,「能找到一個能共推法案、讓改革過半的政黨,求之不得、感謝都來不及」,即便雙方合作過程中也曾出現摩擦與分歧,但民衆黨會用具體行動迴應,讓對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