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選新北 藍白破?
(圖/本報系資料照)
近來民衆黨主席黃國昌表態參選新北市長,令關心藍白合有所阻礙的支持者們感到憂慮,擔心一旦黃最終決意參選到底,不僅波及明年縣市長選情,更恐爲2028年藍白合重演2024年藍白破埋下伏筆。但如看過歷史就不陌生,黃國昌現在演的劇本,不過就是當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始末的劇情罷了。
當年劉備義弟關羽被盟友孫權背刺身首異處,孫權獻頭送給曹操好嫁禍予魏,結果曹操被嚇死,曹丕代父上位。曹丕上位後逼迫漢獻帝禪讓,登上皇帝寶座。劉備也趕緊稱帝,但稱帝后發佈的第一道聖旨不是北伐曹魏復興漢室,而是出兵攻吳替關羽報仇,嚇得孫權不知如何是好。
當時劉備看似怒而興師,名曰爲義弟關羽報仇,實則是不得不然。彼時荊州失陷,多數隨劉備入川的荊州士族將士頓時無家可回;而劉備先前鳩佔鵲巢奪了劉璋的益州老巢,一股口服心不服的在地勢力自然蠢蠢欲動,隨時可能舉事叛備。
內外交迫下,劉備如果不打,這稱帝就是扮家家酒將會威信盡失,只有打才能不被看衰,這皇帝位子也才能坐得穩不被覬覦。劉備本就沒打算非打贏孫權奪回荊州不可,而是伺機而動,原先設想是如果曹丕受誘入局偷襲孫權後方,那他就能輕鬆拿回荊州,又能替關羽報仇。如果曹丕不入局,那他劉備至少兵發了屆時找個理由再抽手回師,至少對衆人有所交代就是。只是沒想到最後竟玩脫了,遇到了能打呆仗結硬寨的天敵陸遜,硬是把劉備四十萬大軍交代在夷陵。
說到這,角色分配必須說明,黃國昌現在演的是劉備,國民黨演的是孫權,而賴清德則是曹丕,這也符合當前臺灣三黨的政治格局,執政且最大的爲民進黨,次則爲國民黨,民衆黨最弱。
黃國昌必須興師爲柯文哲報仇,因爲他是以客卿身分加入民衆黨,根基過淺必須快速累積軍功威望,否則主席寶座坐不穩,隨時可能被反對派鬥下來。
黃眼見目前國內縣市多爲國民黨執政,而最該打的民進黨卻只有寥寥數縣市執政不說,這些縣市也不是黃國昌好啃的果實,顯然不適合作爲標的。
觀來望去之下,只有新北是最好的選擇,黃國昌最好的策略是佯攻新北,實則透過政治談判設法讓國民黨讓出更多其他小縣市的首長位子讓民衆黨選。因此黃選新北是一種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操作。因爲如果國民黨同意合作,多禮讓席次讓民衆黨滿意,也讓黃有面子、有臺階下,那黃就沒有非選新北不可的理由,反而可以因爲成功的政治談判,大大增加黃的主席威望。
反之,如果藍白最後無法達成共識,黃國昌完全可以「所有責任完全在國民黨」爲名參選新北市長,就算選贏機會不大,屆時損失也幾乎可控,黃回來控盤2028仍是一方諸侯。整體而言黃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從現實層面出發,黃本身也沒有2028非藍白合、X昌配不可的打算。總之,黃國昌選新北市長既可以是真議題,也可以是假議題,完全存乎黃一心,視形勢變化加以應對而已。(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