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臺人精神信仰?報告解析中共支持的「宗教交流」 背後目的為這事

臺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近日發表報告,指中共官方支持下的「兩岸宗教交流」於2024年至少舉辦116場活動,有40間臺灣寺廟、約1.6萬臺灣人次赴中與會。示意圖/AI生成

臺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近日發表報告,指中共官方支持下的「兩岸宗教交流」於2024年至少舉辦116場活動,有40間臺灣寺廟、約1.6萬臺灣人次赴中與會;中共利用媽祖等臺灣社會重要精神信仰,塑造中國利益世界觀,爲統一臺灣增加正當性。

IORG近日發表週報,主題爲2024年中共官方支持下的兩岸宗教交流,採人機協作方式解析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所屬「中國臺灣網」發佈文本內容,列舉2024年116場「中國涉臺宗教交流活動」,整理、歸納活動祭祀主題、空間與時間分佈,以及臺灣人參與情形。

IORG指出,這116場交流活動的祭祀主題,最多的是媽祖29場、宗族先祖27場、黃帝7場、關公5場等,而交流活動有超過半數在福建省舉行,參與人次破千人的2場活動,則是位於福建省湄洲媽祖「祖廟」舉辦的祭祀活動,「臨海、近臺、神祇出生」爲交流活動常見省分特徵。

IORG分析,至少有86個臺灣組織被中國臺灣網具名提及,其中有40間寺廟(39間廟宇及1間佛寺),45個協會、宗親會等社會團體,以及1間媒體,寺廟以主祀媽祖、玄天上帝最多。

IORG表示,按民間組織所在縣市分類,以臺中市的數量最多、共16個,其次是臺北市13個、桃園市與新北市各9個。按寺廟所在縣市分類,數量最多是臺中市10間,其次是彰化縣5間,再次是臺南市4間。

IORG分析,中共官宣利用媽祖、黃帝、炎帝、關公、鄭成功、宗族先祖等重要信仰,強化中國利益世界觀,例如媽祖在中共官宣是強調兩岸「神同源、人同根、文同脈」,臺灣民衆到湄洲媽祖祖廟是「回家」。

至於黃帝、炎帝,IORG表示,中共官宣強調兩岸同屬炎黃子孫、血濃於水,而鄭成功在中共官宣凸顯爲收復臺灣的貢獻,並批評民進黨政府「利用鄭成功建構臺獨史觀」,宗族先祖在中共官宣強調宗親會及名人赴宗祭祖是「尋根」。

IORG指出,中共堅持無神論,長期侵害宗教自由,同時以宗教掩護政治,利用臺灣重要精神信仰、文化習俗作爲工具,透過涉臺宗教交流活動實體連結特定臺灣人士、寺廟、社會團體,增加其對臺影響力。

IORG提到,中共持續以宗教交流掩護政治宣傳,強化符合中國利益的世界觀,意欲爲其「統一臺灣」擴張野心增加正當性,將臺灣認同說成是「民進黨當局」的「臺獨史觀」,將臺灣民選政府各項基於臺灣主體性、民主正當性的兩岸政策,說成是「民進黨當局」的「政治操作」、「阻礙兩岸交流及和平發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