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洋現身長崎等活動 華府專家稱臺灣試水溫
駐日代表李逸洋出席長崎和平紀念典禮。(駐日代表處提供)
我駐日代表李逸洋今年代表臺灣,首度出席長崎與廣島的和平紀念典禮。《南華早報》指出,李逸洋現身,是臺灣致力於加強與東京非官方關係,並提升臺灣國際形象的舉措之一。觀察人士表示,中國對這種參與持負面看法,但北京和東京都會小心避免破壞改善中的關係。
繼外長林佳龍罕見訪日2周後,李逸洋現身廣島和長崎活動。位於華府的「中美研究所」研究員張逸倫認爲,臺北正在試水溫,以在不正式越過紅線之際,獲得更大的國際能見度。他表示,臺北可能也「迫切需要加強與美國在亞洲最親密盟友的關係,以維持美國強力支持的形象。」
對於在廣島活動中,李逸洋與美國駐日大使格拉斯握手,美國緬因州柯爾比學院政府系教授哈奇(Walter Hatch)認爲,2人握手的畫面「一定讓北京不安」,北京有充分理由擔心,日本可能會動搖它對一中政策的承諾。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廣濤則表示,北京很可能視臺灣參與紀念活動爲不可接受的。他說,「但在當前環境下,臺灣急於加強與日本關係的動力,遠超過日本對臺的興趣。」
王廣濤表示,日相石破茂上任以來,似乎對外交政策採取務實態度,「石破茂並非一位受意識形態驅動的領袖,也不是親臺政客;他的決定最終基於日本的國家利益…石破茂認爲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對日本有益,特別是考慮到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哈奇也認爲,石破茂曾試圖與親臺活動保持距離,「但北京正非常仔細地觀察」。
上海國際問題大學的連德貴則分析道,在北京容忍範圍內,日本常利用這些非政府活動來測試界限,並加強與臺灣關係,但北京此時不太可能強烈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