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義廉恥」重返校園 高雄三民國小揭幕

高雄市家長協會推動禮義廉恥牌匾重返校園,昨天在三民國小舉行第100方揭幕儀式。記者郭韋綺/攝影

早年教育部以「四維」爲共同校訓,校園高掛禮義廉恥匾額,因政治等因素匾額逐漸從校園消失。高雄市家長協會推動禮義廉恥重返校園多年,昨爲三民國小的「禮義廉恥」揭幕,理事長黎明說,這是第100個成果,雖常被學校婉拒,但品格教育很重要,會持續推動。

高雄市家長協會6年前發起禮義廉恥重返校園,找各行各業贊助。黎明說,孩子的品德教育很重要,沒想到教科書不教了,禮義廉恥匾額也不掛了,有政黨認爲禮義廉恥是故總統蔣中正所喊出來的口號,藉此操作意識形態,事實上禮義廉恥是出自於管仲。

黎明表示,推動至今已花費上百萬元,雖也遇到學校反對婉拒,但爲紮根孩子品格教育,會堅持下去。

教育局主秘歐素雯說,市府也重視品德教育,只是隨着時代改變,品德教育着重多元化,或許有人跟她一樣在成長過程對禮義廉恥4個字並不陌生,早期校園穿堂、禮堂都能看到,也留下難忘的學習歷程印記,相信藉由禮義廉恥重返校園,孩子會有更多元學習。

三民國小校長張宏仁說,學校的禮義廉恥匾額原本掛在穿堂,因爲颱風整修暫時卸下,家長協會和退休教師正好聯繫該校願意致贈匾額,校方評估後決定不以匾額形式掛回,而將禮、義、廉、恥4個字分別鑲嵌在紅樓女兒牆上,象徵開放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