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新市中 向新起勢 市中區2025年投資合作機遇發佈會舉行

時代浪潮,機遇如帆,揚起便破浪前行;合作舞臺,共贏爲翼,展開即翱翔九天。

繼市中區召開重點項目建設暨“向新起勢年”動員大會,吹響“向新起勢年”衝鋒號後,2月14日,“勵新市中 向新起勢”市中區2025年投資合作機遇發佈會隆重舉行。

活動現場,市中區委書記鞠正江與企業嘉賓代表共同爲勵新市中“啓新點亮”,希望與企業家們在市中區“惟實勵新、二次創業”的新徵程上,共享發展紅利,共贏美好未來。市中區委副書記、區長孟慶順發布了市中區“產業向新 工業回城”發展規劃,重大貢獻企業、產業引領企業、卓越成長企業、領域創新企業以及市中區招引先鋒代表分享了在市中區投資和發展的成功經驗。

在這場發佈會上,新優勢、新機遇、新空間、新環境讓人眼前一亮,市中區的發展願景在新一年更讓我們充滿期待。

加快傳統產業與優勢資源互動融合,“產業向新工業回城”市中順勢而上更有可爲

過去的市中區,“自開商埠”之先河恆久浸潤着281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千行百業的市場主體在這裡紮根、崛起,“惟實勵新”的商埠文化基因,早已深深刻入市中人的骨子裡。而今的市中區,正積極融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和強省會戰略,日益成爲創新創業的首選之地和能量躍升的興業之城,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正源源不斷地選擇在此投資興業、同謀發展。

“產業向新工業回城”是市中區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加快“二次創業”的戰略舉措。當前,市中區正緊緊抓住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有機更新“兩大重點”,奮力推動“二次創業”向新起勢。

大緯二路作爲濟南自開商埠的起始之路,不僅是城市發展的見證者,更是金融商貿的重要脈絡。如今,“大緯二路—英雄山路”發展廊道已成爲濟南“新十字”發展框架的關鍵支撐。該區域匯聚了豐富的政務與產業資源,文化和時代特徵顯著,是夯實優勢產業、帶動區域發展以及促進產業融合的核心地帶。

在文化商貿領域,市中區正大力開展煥新行動。重點推動老商埠核心片區、上新街街區和英雄山文化街區三大街區的復興。經四小緯二、濟南賓館即將建成開放,成爲城市新亮點;中山公園將打開邊界,實現還園於民、還景於民;上新街文化街區聚焦“國貨、國粹、國醫、新潮”,致力於打造泉城“氛圍感經濟”新場景;老商埠“1904”和英雄山文化街區則以“街區復興、文化復活”爲目標,大力發展商圈經濟、首發經濟、流量經濟等消費新模式,不斷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此外,山東出版集團、山東演藝集團等文化企業的集聚優勢也將得到充分發揮,推動出版傳媒、創意設計等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金融產業提升行動穩步推進。市中區堅持傳統金融與新金融協同發展,依託北部金融集聚區、新金融產業園等載體,完善“科技—產業—金融”服務體系,優化政銀企對接和“金融+N”聯動機制,持續做好金融“五篇文章”。同時,創新設立科創金融服務基地,計劃新增科創金融機構10家以上,擴大科創基金管理規模10億元以上,並建立金融機構“一對一”服務機制,開闢註冊審批綠色通道,吸引更多金融機構落地。

在發展載體重塑方面,市中區對數字產業大廈、商會大廈等110餘萬平方米的商務樓宇進行業態佈局優化,促進現代金融、數字經濟、文化商貿等主導產業融合發展。此外,經九路三號院、星工坊、新金融產業園二期等低效地塊將進行改造,適時啓動東西十六裡河城中村改造,預計可釋放土地約1000畝。

加快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南部新城科創空間聚勢成峰

南部新城作爲市中區近20年開發建設的城市發展新空間,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共建設居住面積1160萬平方米、產業載體330萬平方米。其中,已建成居住面積920萬平方米、產業載體160萬平方米,已入住人口20萬人,未來總人口將超過30萬人。

未來,南部新城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全面構建省會濟南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創新高地。隨着山東大學龍山校區的啓用,興隆山校區將成爲山東大學的科技創新基地,未來雲谷、望嶽智谷、大學科技園、科創大廈、能源互聯網綠色低碳示範基地等高能級平臺載體已“串珠成鏈”,形成資源富集、人才彙集、產業聚集的獨特優勢。市中區將重點圍繞信息通信網、能源互聯網“兩張網”建設,以生產性服務業爲依託,賦能新型工業化,提升通信技術、算力網絡、光伏應用、碳資源管理等細分領域的服務供給能力,系統構建創新策源、轉化孵化、應用牽引、生態營造的現代產業創新鏈條。今年,市中區將加快推進國網山東電力聯合打造的電力戰新產業園建設,將其作爲一號產業項目,全力打造標誌性產業項目,推動產業生態集聚。

按照最新城市形態,南部新城將對居住、產業、交通、配套、生態進行一體化優化升級,打造省會濟南最具活力的現代之城。在發展空間方面,市中區將深入實施華潤、領秀城、南北康、中海等片區優質中小地塊的開發提升,啓動復興村城中村改造,加快推進省婦幼保健院新院區等配套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完善城市功能。在發展載體方面,興隆片區的山東未來雲谷、山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將重點發展人工智能、數字科技等未來產業;二環南路與英雄山路交匯區域的龍璽大廈、山東科創大廈、魯能國際中心將重點發展現代金融、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現代服務業;南北康片區的望嶽智谷、山東能源互聯網綠色低碳示範基地及電力戰新產業園將重點打造能源互聯、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市中區正在積極建設立天唐人、萬科中心、山大科技園二期等產業載體,爲未來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加快空間供給與業態集聚有機融合,打造西部實體經濟空間,中央活力區戰略賦能搶佔新賽道

在二環西路以西區域打造濟南都市工業經濟區,是市中區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之舉,是實施新質生產力“有形化”的具體實踐,更是搶佔新賽道、佈局新技術的重要支撐。

在新型城市化方面,市中區將重點佈局中央活力區、白馬山片區和七賢片區三大片區。今年率先啓動王官莊城中村改造項目,適時啓動七賢莊楊家莊、黨東黨西等城中村改造項目,同時,加快朱家莊尹家堂、西南紅廟等片區的開發建設。經測算,未來3—5年,中央活力區可釋放住宅用地1650畝、商務用地780畝、工業用地1900畝,產業載體將超過200萬平方米;白馬山片區更新後可出讓經營性用地約1200畝、建設體量超200萬平方米,盤活載體14萬平方米、新建載體50萬平方米;七賢片區規劃可利用建設用地近1200畝,爲城市發展提供充足空間。

在新型工業化方面,市中區將以黨楊路爲軸線,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力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支柱產業,以及低空經濟、航空航天、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加快建設濟南都市工業經濟區,形成“一區多園”的新型工業化發展佈局。目前,市中區正積極申報省級經濟開發區,並初步謀劃了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新型電力產業園、空天信息產業園、未來科技產業園在內的5個新質產業園區。

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位於重汽片區,佔地約230公頃,依託大鼎新能源等鏈上骨幹企業,聚焦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互融協同,重點發展新能源商用車產業和汽車電子產業,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位於鄭莊片區和仁裡片區,依託移動、聯通、鐵塔三大運營商,聚焦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智能終端產業、智能傳感器產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新型電力產業園位於山水片區,依託國網山東電力公司的研發優勢,重點發展先進電網、電力設備、新型電力系統等細分產業,形成與南北康片區電力戰新產業園產業呼應、業態互補的發展格局。空天信息產業園位於中央活力區西側的新城工業基地片區,聚焦航空航天產業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重點發展運載火箭、飛機零部件生產等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航空航天產業集聚地。未來科技產業園位於馬家莊片區和陡溝片區,依託駐濟高校優勢學科和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展優勢,重點聚焦機器人、未來材料、未來生物醫藥等前沿技術領域,構建未來產業應用場景。

來源:市中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