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碰撞測試惹怒國企東風,互聯網宣發那套該停手了

理想汽車爲了宣發新車i8,徹底惹怒東風集團。

7月29日,理想汽車宣發理想i8發佈碰撞測試視頻。視頻中一輛理想i8正面撞上疾馳而來的卡車,結果卡車四輪騰空,連駕駛室的車頭都轟然傾倒,理想i8則是以“相對體面”的方式停在原地,駕駛艙幾乎沒受到嚴重損壞。視頻發佈後,瞬間引爆社交網絡。

很多網友質疑理想i8的碰撞測試過於誇張,畢竟視頻中的測試卡車爲東風集團旗下東風柳汽的乘龍卡車,其自身重量高達8噸,而理想i8的自身重量只有2噸,2噸的重量想把8噸重的乘龍卡車撞出視頻中的效果,顯然有違物理學原理。

面對質疑,理想汽車表示,第一次與約8噸卡車正面對撞產生超過100噸載荷的瞬態撞擊力,第二次約8噸卡車側撞產生超過80噸載荷的瞬態撞擊力,兩次撞擊後,A柱、B柱、C柱、門樑均無變形,9個氣囊全部打開,電池包無漏液、無起火,車門自動解鎖、門把手自動彈開。

隨後無辜“躺槍”的乘龍卡車,隔空和理想展開交鋒,乘龍卡車很快發表聲明稱理想汽車的視頻侵權,並表示,“被擺了一道,聰明人一眼看出假。”“不知道背後導演想啥,實際碰撞你覺得會怎麼樣?”同時乘龍卡車還強調法務部門正在處理。

理想直到8月3日凌晨才做出迴應,迴應稱測試參照普通公路高頻發生的交通事故情形制定測試要求,委託中國汽研執行。他們堅信中國汽研的碰撞測試數據和結果具備科學權威性。

但該視頻還是給理想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股價遭遇連跌,算上視頻發佈前的連跌,理想股價已經遭遇9連跌,最新市值270.2億美元,市值蒸發超240億美元。但依然位居蔚小理三家新勢力車企之首。

碰撞測試的合理性遭質疑

汽車的碰撞測試視頻很多,但從沒有任何一家車企的碰撞視頻能這樣引發關注。這場碰撞的震撼結果挑戰着公衆對物理定律的樸素認知。很多網友評論稱“物理學不存在了?”衆所周知,重卡因其動輒十噸甚至更高的重量和堅固的車架結構,在道路發生的小汽車撞上重卡的事故中,小汽車一般都會遭遇毀滅性的撞擊,在網友心中,即便是在碰撞理論中也應該具備壓倒性優勢。但理想i8在碰撞測試中過於誇張的表現,給自身招來巨大的非議。

興源汽修中心總經理範興業對這樣的碰撞測試表示不可思議。他認爲從他十多年大車維修經驗來看:“平頭車駕駛室翻轉器要打開保險插銷、向下拉壓第一道駕駛室主鎖器拉桿解開保險拉鉤以及向外拉另外一根拉桿解開保險拉鉤,三者都具備才能讓駕駛室翻轉,但這三道保險機構互不相關,很難同時失效。即便是在拉貨物時,在高速上因貨物沒固定好導致貨物往前推,那也只能把駕駛室推平,而無法把駕駛室推翻轉。我認爲如果想達到視頻的效果,那就是在碰撞前卡車的三個保險已經全部被人爲打開,不然不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效果。”

從乘龍卡車連續四日發出“反擊”理想汽車的海報來看,其對碰撞測試充滿質疑和強烈不滿。

範興業指出,滿載與空載狀態下的卡車動態響應差別巨大。若乘龍卡車未按標準運營質量配置配重,其重心與結構強度將無法反映真實事故場景,輕量化狀態極易導致“被掀翻”的視覺效果。而從視頻中來看乘龍卡車是空載狀態,同時,碰撞瞬間的相對速度是核心變量。若i8的衝擊速度遠超卡車,巨大的動能差可能導致乘龍卡車失衡。

目前從乘龍卡車、理想以及中國汽研的迴應上看,本次碰撞測試未披露精確的速度參數,具體的碰撞情況還要從參數上分析。

衆多網友對其碰撞測試結果也不認可,有網友喊話理想再複測一把,理想汽車產品規劃高級總監張驍迴應稱“可以,直播都行”,於是又有網友看熱鬧不嫌事大,喊話李想,讓李想駕駛理想i8和乘龍卡車老總駕駛的乘龍卡車來次“一決生死”的碰撞,李想和理想汽車都沒有對此迴應。

中國汽研的迴應

在理想汽車對碰撞測試做出迴應的當天,中國汽研也對此事首次做出正式迴應聲明。聲明強調,該測試項目僅驗證理想i8車輛安全性,非標準車對車碰撞試驗,不涉及其他品牌車輛的安全性能評價。

拆解中國汽研的聲明可以發現該份聲明的字裡行間透露不少信息。最核心的一點就是這次碰撞測試目標很明確,“僅驗證理想i8的車輛安全性,非標準車對車碰撞試驗,不涉及其他品牌車輛的安全性能評價。”尤其強調這次碰撞測試是“非標準車對車碰撞試驗”,這給本次碰撞測試定了調。並不是兩個品牌車對撞下產生的“一決高下”,也不會對被撞的乘龍卡車的好壞做出評價。

聲明中寫道:“根據搭建交通事故場景的需要,僅以卡車整備質量作爲選擇標準,在市場端隨機購買了二手卡車作爲移動式壁障車。”這就說明中國汽研選擇的“工具車”或爲隨機的二手車。

既然是非標準的測試,中國汽研依據什麼來進行的測試?聲明中也給出答案,模擬的是“中國典型”交通事故中普通公路場景中的事故形態。並不是照搬國外成熟的碰撞測試體系。而是瞄準國內道路上實實在在發生的帶有本土特色的碰撞事故類型,同時聲明中的二手卡車信息也表明中國汽研只注重卡車的重量,而對卡車的其他性能參數並未在意。比如並未披露乘龍卡車的年份、新舊程度以及具體配置等,也沒有披露防撞樑的強度等等。

和理想宣傳的有點出入,中國汽研在聲明中指出測試過程中理想i8的時速爲60±2km/h,乘龍卡車的移動速度爲40±2km/h。中國汽研承認了在碰撞測試中進行了外飾僞裝,但並沒有隱藏乘龍卡車的LOGO,被網友質疑理想有“引戰嫌疑”。

從理想和中國汽研發布的迴應均出現“移動式避障車”的相同說法,中國汽研在聲明中還強調將保留對惡意解讀、誤導傳播的平臺和個人媒體的法律、聲譽的追訴權。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汽研和中汽研不是同一個機構,儘管它們的名字聽起來相似,但它們是兩個不同的實體。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汽研”CAERI):成立於1965年,前身是重慶重型汽車研究所,總部位於重慶。它是一個國家一類科研院所,主要業務包括汽車工程研究、智能網聯技術、新能源、輕量化技術研發等,並提供檢測、認證和諮詢服務。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簡稱“中汽研”CATARC):成立於1985年,總部設在天津,是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中央企業。中汽研專注於汽車技術的研發、測試以及標準制定,涵蓋整車和零部件檢測、新能源汽車研發及政策研究等領域。

理想該如何收場?

作爲擁有71年悠久歷史的老牌國企,乘龍卡車在聲明中稱“某汽車品牌在2025年7月29日發佈與乘龍卡車正面碰撞視頻的行爲,已構成嚴重侵權”,乘龍卡車認爲理想超過正常商業競爭範疇,嚴重誤導和損害公衆知情權,對自身品牌及商業名譽帶來了巨大負面影響,理想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及《民法典》等相關法律。乘龍卡車正在啓動法務部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8月3日理想發佈的官方迴應中語氣明顯緩和很多,測試目的僅爲驗證i8安全性能。聲明強調測試是模擬真實會車場景,委託第三方機構完成,卡車僅作爲“移動障礙物”使用,並非評價乘龍產品質量。中國汽研期間也曾解釋,碰撞符合實驗標準,但屬於“開發驗證”而非強制測試,實際路況中轎車與卡車正面對撞概率極低。

從理想的迴應中可以看出,理想並不想擴大爭端,表達出測試爲“無心之舉”讓乘龍捲入輿論風波,用上“實屬無心”的字眼,希望平息誤會。理想希望通過此次聲明還原事實,爲行業健康交流提供更多真實依據和參考。理想還特別澄清,與東風柳汽乘龍不存在直接競爭關係。也算是對乘龍卡車使用的《不正當競爭法》的迴應。

作爲第一家盈利的新勢力車企,理想在2023年扭虧爲盈,淨利潤117億元,2024年儘管淨利潤下滑了31.37%,依然淨賺80.32億元。但需要注意的是,理想在2023年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爲22.20%和9.53%,2024年則爲20.53%和5.57%,分別下滑了1.67個百分點和3.93個百分點。淨利率下滑幅度較大,尤其是2025年一季度,理想淨利率進一步走低,2.49%的淨利率創下近幾個季度新低。

汽車媒體人張智勇認爲造車新勢力頻頻出現“出格宣發”根源或因爲銷售壓力,理想汽車在2025年7月的交付量爲‌30,371臺‌,這一數據相比2024年同期的51,000臺下降了近40%,環比6月也減少了16%。截至2025年7月31日,理想汽車歷史累計交付量爲1,368,541輛。

儘管目前理想仍位居造車新勢力銷量榜前列,但因爲行業競爭激烈讓其倍感壓力。“這是理想汽車近年來罕見的同環比雙雙下滑,1-7月理想累計交付234,669臺,距離64萬輛的年目標仍有40.5萬臺的差距,下半年需月均交付6.8萬臺才能達成目標。主要受市場競爭加劇及純電車型i8上市初期市場反應平淡影響。下半年李想或壓力更大。”‌‌

不管理想是否“無心之舉”,給乘龍卡車帶來的傷害都無可挽回,乘龍卡車多日的發文也可以看出其憤怒。希望造車新勢力們能謹記這次風波,畢竟車企發展的秘訣只有一條:產品質量遠比宣發來得重要。

該文爲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複製、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爲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