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交付數據遠遜指引,王興“先知先覺”減持該如何看待?|記者觀察
6月27日,理想汽車(02015.HK)公佈了遠遠不如此前指引的第二季度交付量展望,週五晚間美股跌近2%。而美團-W(03690.HK)首席執行官兼理想汽車非執行董事王興,則在兩週前減持了理想汽車股票,這種“先知先覺”的減持增大了市場疑慮,會不會涉及內幕交易?
過去兩年多時間內,王興每次減持理想汽車都在公佈財報後不久,如果因爲這次理想汽車釋放利空,就認定王興的做法屬於內幕交易,那的確過於嚴苛,並不妥當;不過王興的減持很可能是長期的操作,競爭對手大量融資後步步緊逼,會繼續蠶食理想汽車市場份額,“價格戰”也導致了理想汽車單車平均淨利潤大幅下滑。
此前減持都在財報公佈後
6月27日晚間,理想汽車預計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約10.8萬輛汽車,而此前發佈的交付量展望爲12.3萬至12.8萬輛。“該調整體現了本公司爲長遠發展而升級銷售體系所帶來的短暫影響。本公司有信心,在理想i8上市前完成組織升級的工作,以更好的組織能力迎接新的產品週期。”該公司稱。
同日,理想汽車也宣佈組織架構調整,將研發與供應、銷售與服務羣組整合爲“智能汽車羣組”,由總裁馬東輝擔任負責人,向CEO李想彙報。李想將繼續負責產品線、品牌等團隊,並聚焦AI領域投入。
港交所權益披露信息顯示,6月10日至6月13日,王興累計減持了573.7萬股理想汽車,減持均價在109港元到118港元之間,套現金額共計超過6億港元,持股比例則從20.94%下降到20.61%。理想汽車最近兩年的一季報披露時間,相對以往在持續延後。該公司披露2023年一季報,是在同年5月10日,2024年推遲到5月20日公佈,今年則推遲到5月29日。
“本次交易股票爲個人行爲,交易佔他總持股比例很小一部分,不涉及美團持股部分。”關於王興的減持,此前理想汽車曾經如此迴應媒體查詢。
王興這種“先知先覺”的減持動作,到底有沒有內幕交易嫌疑?過去兩年以來,理想汽車公佈業績後的一段時間內,王興都會趁着這個信息空窗期減持理想汽車,的確談不上是因爲提前知道交付量數據而作出減持的動作,如果以此“個人行爲”就認定王興的操作屬於內幕交易,那的確並不妥當。
競爭對手步步緊逼
王興上一次減持,發生在今年3月19日到3月21日。當時,理想汽車已經披露2024年業績。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一季度開始,王興就開始加速減持理想汽車。截至2023年3月20日,王興持有理想汽車22.57%的股份,持股數量爲3.9億股。到了2025年6月13日,持股數量已降至不到3.68億股。兩年多時間內,累計減持比例接近兩個百分點。
王興這種基於長期財務需求的減持,一方面可能表明了王興對於理想汽車未來發展的不確定,以及面臨行業激烈競爭的擔憂。相對於純電動車的造車新勢力依然集體虧損局面,增程式混合動力的電池並不大,也大大降低了成本,這也是理想汽車2023年成功扭虧爲盈的原因之一,然而這路線護城河並不深,競爭對手爭相效仿之下,理想汽車必然面臨更大壓力。
隨着行業競爭加劇,賽力斯(601127.SH)、零跑汽車(09863.HK)等競爭對手在增程式技術上進一步發力,可能會蠶食理想份額。另一方面,目前賽力斯和奇瑞汽車等競爭對手正在籌劃香港上市,有望年內實現,而比亞迪(002594.SZ,01211.HK)早已經在3月就完成融資近434億港元,幾個主要競爭對手手握大量資金,將會對理想汽車經營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理想汽車一度實現了1.78萬元的單車平均淨利潤。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這一數字已經降至不到0.7萬元/輛,累計降幅超過六成。
另一方面,對於王興而言,美團外賣等主營業務面臨京東集團(09618.HK)等對手激烈的競爭,要守住原本優勢並不容易;而王興本人並不參與理想汽車管理,因此相比美團而言,理想汽車是一個更“合適”的套現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