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提「放棄美國市場」 謝金河示警死更快!網酸天兵言論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記者曾吉鬆/攝影
臺美關稅戰升溫,部分藍白立委拋出「乾脆放棄美國市場」的主張,引發輿論譁然。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26日則透過數字分析指出,美國是臺灣出口最大市場,去年對美順差高達739億美元,今年更上看千億,若放棄美國市場,將直接斷送臺灣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命脈,恐怕「會死得更快」。消息被轉貼至PTT股板後,掀起一片熱烈討論。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感嘆指出,美國顯然需要臺灣的半導體與資通訊供應鏈,但其他傳統產業恐怕只能被犧牲。他語帶無奈地寫道:「今年對美順差越來越大,看起來美國需要臺灣的半導體資通訊,其他產業就只能犧牲了QQ。」這番感想引來衆多網友迴應,有人直言「不賺美國錢會餓死」、「韓國都跪着進市場,臺灣怎麼可能放棄?」。
不少留言狠酸「放棄美國市場」的構想,痛批是天兵言論,有人質疑「哪個天才立委提出的?」、「日韓都花數十兆想打進去,有人卻要主動退出?」甚至直白噓聲「智障言論」。另有人反諷「送中不行送美可以」、「送中是送命,送美是送利」,認爲美中市場性質完全不同,混爲一談根本荒謬。
另一方面,也有網友從數據角度提出反駁,認爲臺灣對中國貿易順差其實更大,不應只強調美國。有留言指出「臺灣對中順差1400億,對美才740億」、「沒中國錢也會死」,甚至警告「若中國也學美國課對等關稅,臺灣死更快」。這派觀點引來回嗆,強調「臺灣出口中國多半隻是零組件轉出口,本質上仍是賣給美歐日品牌」。
還有一羣網友從政治角度切入,直指「立委這種論調根本是中國來的」、「連中國都沒放棄了,怎麼會傻到放棄美國?」有人酸「反美最兇的,孩子都送美國了」,也有人比喻「放棄美國就像自己切掉生存命脈」。整體看來,輿論幾乎一面倒認爲美國市場對臺灣不可或缺,對於「放棄」的說法既憤怒又不屑。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