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鋒:踏實投身往上走的青訓
李瑋鋒執教中國足球小將A隊
近日,中國足球小將A隊(2012/2013年齡段)在蘇州奧體中心捧起了“新建元2034杯”第五屆小學生足球大會(U12)比賽(以下簡稱“2034杯”)的冠軍獎盃,
而帶領他們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登頂的主教練不是某位基層青訓教練員,而是前國足隊長李瑋鋒。此時距離他7月5日接手這支球隊僅過去3周。
昨日,李瑋鋒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坦言:“其實,青訓就像足球行業內的其他工作一樣,需要從業者俯下身段,將耐心、細心和專注投入其中。
帶着孩子們訓練,爲他們作精英培訓指導,讓我更能體會到簡單卻真實的快樂。因爲青訓就應該拋開功利,踏踏實實地搞。”
“被主帥”帶來驚喜
昨日一早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李瑋鋒還略帶倦意。“我剛從蘇州(2034杯比賽地)回到天津。確實過去一段時間忙到沒有喘息之機,但我現在感覺特別好。雖然只是帶領一支小學生球隊奪冠,但這個冠軍,我個人覺得含金量足。這種成就感很美妙。”李瑋鋒說。
5月初的某一天,李瑋鋒在好友及“足球小將”發起人董路相邀下參與了一次互聯網直播活動。與球迷相談甚歡之際,董路不經意間來了句:“我和瑋鋒說好了,他會帶我們2013小將隊參加‘2034杯’。”“董哥當時把我給整蒙了,因爲之前壓根就沒跟我提這事。當然,他或許能猜到,我很難拒絕。所以當時我開玩笑說,‘董哥,您是不是要給我發聘書啊?’就這麼着,我成了足球小將A隊的主教練。”李瑋鋒回憶說。
很難說此次“被主帥”是否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味。不過,率領一支以小學生爲班底的球隊打正式比賽,對於自身曾是頂尖職業球員,還在頂級職業聯賽帶過隊伍的李瑋鋒來說,的確有些陌生。回想起剛接手球隊時的情景,李瑋鋒說:“我記得孩子們是7月5日到寧河的(李瑋鋒足球俱樂部所在地)。考慮到來之即用,我們並沒有招募太多球員,總人數在17人左右。老董的帶隊模式是不籤任何球員,而是在賽前幾天將小將們召回,然後去打比賽。我之前沒有這樣的帶隊經歷,所以一度心裡沒底。但見到這批孩子,並且帶他們上了一課後,我踏實下來了,甚至有些驚喜。”
從“2034杯”看到希望
“2034杯”小學生足球大會(U12)正是由董路發起並創立的,是近年來一項受到國內球迷廣泛關注的小學生全國性足球賽事,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小學生足球賽事。獨樹一幟的“足球小將”模式經過多年潛心摸索與打磨,培育出相當數量的優質人才。如剛剛登陸西協乙聯賽的2009年齡段U16國足主力鄺兆鐳,其國少隊隊友萬項以及呂蒙洲、呂蒙洋兄弟等。
李瑋鋒說:“孩子們到寧河前,外界曾評價說,這批以2013年齡段球員爲班底的球隊,可能是足球小將各梯隊中最差的一支,甚至連部分球員家長也認爲,球隊能進前八就行了。在我眼中,這批孩子並沒有外界說的那麼糟,我甚至覺得他們都很有潛力,有些球員的天賦也是看得見的。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長期跟着老董去國外比賽。訓練時,我發現他們對足球理念的理解力相對更強,只需要稍微捋一下,孩子們很快就能領會教練的意圖並在實踐中有效地貫徹下去。短訓期間,孩子們和教練組配合順暢,總體挺讓人省心。”
從本月17日開賽至26日奪冠,以2013年齡段球員爲主,配以部分2012年齡段精英球員的足球小將A隊一路過關斬將,在決賽中以5球大比分取勝另一支實力不俗的球隊——北京夢之隊。“這批孩子因爲有機會出國比賽,有見識,球商高,本身踢法就比較先進,球隊捏合方面很快就能成型,所以奪冠沒有什麼秘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李瑋鋒總結道。
對話中,李瑋鋒多次表達了對“2034杯”賽事本身的認可。“一共有120支隊伍參賽,並不是只有勝利者才能繼續打下去。比賽分爲榮譽組、優勝組等多個組別,目的就是鼓勵孩子們多比賽、不氣餒。”
紮實做好青訓工作
5月31日,李瑋鋒足球俱樂部在天津寧河區足球嘉年華掛牌成立。此時距離他離開職業足球工作崗位已足足一年,距離上一次執教(作爲原中超廣州城隊主帥)職業球隊已經過去了兩年半時間。“現在我只想踏踏實實把青訓工作做紮實了。”李瑋鋒說。
事實上,足球小將A隊家長們樂於將孩子送到寧河特訓,很大程度上源於對李瑋鋒個人能力的認可,確切地說是對他積極投身青訓誠意的認可。在解釋爲何從職業足球執教舞臺轉向青訓時,李瑋鋒說:“包括我在內,職業球員、教練員都有自己的職業夢想。我曾經兩次帶中超球隊(天津天海、廣州城)保級,但(俱樂部)都沒有延續下去,多少有些灰心。所以,我打算換一種心情、換一種角色去做力所能及的專業事,避開一切急功近利的東西。投身青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現在的我也僅僅是創辦了一家青訓足球俱樂部。”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內足球從業者意識到“青訓纔是王道”。在國家及行業管理部門全力支持足球青訓的大背景下,各類足球青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李瑋鋒在創辦青訓俱樂部前,展開了細緻且專業的調研,他說:“我對自己青訓工作的定義是‘往上走的青訓’。我帶不了興趣班,但希望幫助具備一定基礎的孩子們完成向第二、第三層級的提高。大家都在青訓的賽道上,但各有不同方向。”
說到精英培訓,李瑋鋒堅持一個觀點——這個層面的青訓工作不能僅僅追求量化,更要追求品質,師資力量尤其關鍵。李瑋鋒解讀說:“帶孩子,就要有追求。參加不同類別青訓的孩子,因爲老師的不同,追求就不同。精英青訓的追求是把孩子引向職業足球。我們俱樂部倡導的理念,正是要做好‘中轉站’,讓有潛力和希望,並具備一定基礎的孩子們往更高層面走。做好這份工作的前提是像我這樣的人(擁有優秀職業俱樂部和國家隊經歷)能夠放下身段,腳踏實地投入青訓。”
在探索足球青訓過程中,李瑋鋒深知團隊制勝的重要性。除了自己躬先表率外,他還邀請到一干志同道合的足球專業人士進入俱樂部教練團隊,比如2004亞洲盃中國隊主力門將劉雲飛、前職業球員李洪陽等。“這次‘2034杯’的每場比賽結束後,我都看到有孩子流淚,這是他們想踢好足球的真情流露。我相信有這份真情,青訓工作一定能夠開花結果。”
文/本報記者肖赧
統籌/李洋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