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核三公投有收穫 民衆黨練兵增基層曝光、小草也進化

▲民衆黨核三延役公投宣傳快閃行動。(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核三重啓公投、大罷免投票昨(23日)落幕,雖然公投最終只拿下434萬票未能衝過500萬門檻,但全力推動此議題的民衆黨也藉此機會全臺大練兵,一改過往只倚重網路空戰的宣傳模式,舉辦多場座談會、健走活動。此外,支持者也從過去被動支援,改爲積極主動、自辦活動創造話題聲量等,在地方上能見度高、展現不同於藍綠的活力,都有助於2026年九合一選舉的操作。

回顧這次公投的推動過程,主推的民衆黨極力動員、早早開始準備,中選會5月底覈准核三重啓公投後即開始一連串的曝光行動,接着7月陸續舉辦百場座談會、健走活動等,過程中雖因首波罷免案暫緩,但後續場次累積起來仍相當可觀。

若以民衆黨2024年大選政黨票取得304萬334票來看,從這次公投同意票來到434萬,黨內人士分析,雖然當中多少有國民黨「報恩」協助拉票、藍白合效應的成分,但總計同意票催出434萬張,民衆黨確實透過這次公投選舉的運作,穩固了支持者基本盤。

黨內人士說,民衆黨在726的大罷免一局是輔助支援的角色,但這次自家主推公投議題登場,黨內上下全力總動員,除了掃街舉牌還有小型座談會,基層更是想出各種活動。黨內人士說,練兵之外,各地各自開花的自主性活動變多,「上週全臺各地,各地方如市黨部、議員自主、小草協會志工等等,都有自主辦活動」。

黨內人士觀察,過去活動形式是黨中央統籌,由黨中央到地方去,但這次公投的過程中,幾乎是有遍地開花、基層支持者各自找人來辦活動,大小場次活動很多。

「這實際上對組織練兵很有幫助。」黨內人士指出,當初黨主席黃國昌下動員令要黨公職努力辦活動,一開始設下2個月左右要辦105場,黨內本預估會相當吃力,且中間還因爲罷免關係有放緩。但統計到投票日,大小活動已經辦了超過200場。

黨內人士觀察,對比藍綠風格,民衆黨已發展出自己形式的陸戰模式,如臺北市黨部在西門町辦核三展覽,這是地方自主策劃的形式。不只是組織有練到兵,支持者也升級,「過去小草配合黨號召上街的意願很高,現在進一步會自行辦活動創造話題聲量」。

至於這次的經驗要如何轉換到未來的選戰?黨內人士坦言,這不能等值轉換,但過去大家會覺得民衆黨比較擅長網路空戰,這次反罷免、公投大家都走入基層,累積得到的經驗都有助未來2026選戰,且讓大家更常在街頭上看到民衆黨,多少可以提升印象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