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山賓館蔣公銅像移除風波 議員不捨:銅像早已超越意識形態

原民議員指出,蔣公銅像象徵的是開通中橫對梨山發展的影響,早已超越意識形態,參山處沒有取得地方共識就魯莽行事,非常令人失望。圖/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臺中和平區知名景點梨山賓館前的蔣公銅像,昨天下午被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除,引起地方不滿,參山處解釋是要移到梨山文物陳列館保存。原民議員表示,蔣公銅像是紀念中橫公路的開通,早已超越意識形態,參山處未取得居民共識就草率移除,非常令人失望。

臺中市政府表示,並非主管單位,不方便迴應。市長盧秀燕6月在市議會被問及此事,曾表示中央又是改路名、又是搬銅像,吃飽太閒;施政應該回歸地方民意,做有用的事情,而非整天搞意識形態,建議參山處再與地方協調。

參山處昨天下午出動機具移走蔣公銅像,表示遷移蔣公銅像是爲了改善環境,未來原址會設置臺灣櫻花鉤吻鮭意象的裝置藝術,蔣公銅像則移到梨山文物陳列館,該館主題之一是中橫開拓史,更適合作爲蔣公銅像保存處。

國民黨籍原民議員古秀英表示,參山處移走銅像前,沒有再次通知地方,許多人完全不知道昨天移除,可以說是「神不知鬼不覺」;參山處說有和地方開過會,但據她瞭解,多數族人與地方人士持反對態度,參山處未取得共識就魯莽草率行事,非常令人失望。

古秀英認爲,參山處說要在原址設置櫻花鉤吻鮭裝置藝術,但櫻花鉤吻鮭主要棲息地在武陵,根本不在梨山賓館一帶,若真的有心改善當地環境,爲什麼不好好與地方溝通、設置更具有原住民精神圖騰且代表梨山的裝置藝術?這次行爲非常不尊重地方。

國民黨籍原民議員朱元宏指出,梨山能持續發展,中橫公路的開通非常重要,地方居民對開通中橫的先總統蔣介石懷有一分感激,蔣公銅像在當地早已超越意識形態;參山處罔顧民意粗暴移除,明明山上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卻把焦點放在意識形態,令人遺憾。

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昨移除梨山賓館前蔣公銅像,表示將移至梨山文物陳列館展示,原址改設置櫻花鉤吻鮭裝置藝術。圖/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