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與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會談 雙方簽署「綠色數位航運走廊」等8項協議
今年6月黃循財(後排左)訪問大陸期間,與李強(後排右)舉行會談,會談後,兩國總理共同見證簽署人才培養、知識產權、第三方合作等多項合作文件。(中新社)
大陸總理李強25日抵達新加坡訪問,第一天就與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會談,雙方也簽署多項協議,星媒報導,涉及領域包含綠色發展、數位經濟及海上互聯互通等,又以「綠色數位航運走廊」最受關注。
新加坡媒體CAN報導,25日會談時,黃循財表示自己很高興有機會回報六月訪問中國大陸時受到的熱情款待。黃強調李的來訪恰逢兩國建交35週年,這是一個吉祥的時刻。在國家歷史上,35年並不算長,但過去的35年,對我們兩國乃至整個地區來說,都是一個鉅變與轉型的時期。「35年來,兩國關係不斷髮展壯大,友誼不斷加深,合作領域也不斷拓展」。
李強則說,今年是新加坡獨立60週年,訪問期間親眼目睹了新加坡在各領域的成就。他表示,大陸願與新方一道,維護雙邊外交關係和友誼,擴大合作,促進兩國共同發展,併爲區域和平穩定做出貢獻。
根據消息,在海事合作領域,新加坡和大陸交通部交換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建立「新加坡—中國綠色數位航運走廊(GDSC)」。該協議先前已於10月19日由新加坡交通部代理部長Jeffrey Siow和大陸交通運輸部長劉偉簽署。新協議將使新加坡和大陸的 GDSC 合作提升到國家層面,超越直轄市和省級合作。
雙方將與產業利害關係人合作,推動海運脫碳,提高港口和供應鏈效率,並開發支持技術、基礎設施和標準,以促進更永續和互聯互通的海運生態系統。該協議以大陸和新加坡在製造業、供應鏈生態系統、監管框架和金融能力方面各自的優勢爲基礎。
新加坡和中國大陸之間計劃建造的國家航運走廊,是新加坡與天津市以及山東省之間現有安排的升級,旨在測試航運航線上的數位解決方案和替代燃料。新加坡與美國洛杉磯港、長灘港、荷蘭鹿特丹港等港口也有類似的航線。國家層面上的這類合作也包含日本、印度。
此外,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與大陸商務部簽署了《關於加強綠色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協議以2022年6月簽署的早期協議爲基礎,旨在促進再生能源、綠色建築和綠色金融等領域的政策共享和商業合作。兩國將深化綠色發展交流,包括碳服務與交易、碳捕獲、利用與封存、低碳氫化合物、生物能源、儲能系統等新興領域。
雙方政府也簽署了《關於加強數位經濟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該協議以早期版本爲基礎,旨在透過探索共同成長機會來加強該領域的雙邊合作與交流,並取得了良好進展。新加坡和中國大陸將繼續在投資合作、數位貿易、分享數位經濟法規和政策最佳實踐、實現數位化服務以及建立可信賴和安全的數位環境等領域開展合作。
報導披露,除了綠色發展、數位經濟及海上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雙方簽署的協議涉及的其他合作領域包括緊急管理、食品安全以及資訊和通訊技術。
同時,雙方也同意聯合制定一項針對東協和東帝汶政府官員的第三國培訓計劃,該計劃重點關注清潔能源轉型、永續城市發展、氣候適應力和東協電網等關鍵領域。
在宴會上,黃循財表示,「我們也期待在即將於吉隆坡舉行的東協峰會上簽署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3.0升級版,這是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