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缺教師 專家:加薪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教育部接連提出修法,欲解自然、科技領域教師荒,但無論是專技老師還是教學支援人員,教團認爲對人才都缺乏吸引力。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巫彰玫表示,教支老師制度本意並非填補正式師資缺口,想借此解決自然科教師荒是病急亂投醫,呼籲教育部應正視缺師問題根源,改善教師待遇。

全中教理事長史美奐表示,先前教育部公佈將開放的專技老師,是讓有工作經驗的業師,用少量的教程時數成爲正式教師。然而,企業待遇好、工作環境好,正式教職對業界人士根本沒有吸引力,何況是領鐘點費的教支老師。

史美奐擔心,教育部這些做法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看似能暫時性解決缺老師的問題,可是長期而言,許多老師沒有修過教程就進入教育現場,對於教育心理學等各項教育專業沒有足夠了解,可能會衍生其他教育現場的問題。要解決問題,根本之道還是在提高教師薪資、改善工作環境。

巫彰玫表示,以自然與數學領域爲例,具有相關學歷的專業人員在補習班的鐘點費遠高於教支老師薪資,缺乏足夠誘因投入學校教學。在待遇、保障、認同皆不足的條件下,教育部此舉恐淪爲「制度上的權宜補洞」,難以真正吸引人才。

巫彰玫說,教學支援人員制度設計的本意,是補助學校課程多元與特殊需求,非用以填補正式師資缺口。教育部應正視問題根源,從改善教師待遇、合理化教學負擔、建立穩定師資編制與培育制度着手,而非以臨時性聘任取代專業教師,讓現場再度陷入人力不穩與教學品質惡化的惡性循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