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DeepSeek將中美AI差距縮小至3個月 某些領域還能領先

李開復表示,DeepSeek的推出表明,中國大陸已經在基礎設施軟體工程等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圖/路透)

中國初創公司零一萬物首席執行官李開復說,在人工智慧(AI)發展方面,中國已將與美國在某些領域的差距,縮小至僅僅3個月,因爲中國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等公司已經研究出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晶片和應用演算法。

據《聯合早報》報導說,李開復是全球AI領域的重要人物,曾擔任美國搜尋引擎巨頭谷歌中國區的負責人。他在香港接受外媒訪問時說,DeepSeek的推出表明,中國大陸已經在基礎設施軟體工程等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今年1月,DeepSeek推出一款AI推理大模型,震驚了全球AI行業。DeepSeek公司稱,該模型採用的晶片本身技術較落後,開發成本也低於西方競爭對手。此一事實挑戰了美國對陸制裁將阻礙大陸AI行業發展的假設。

李開復說:「之前我認爲差距是6到9個月,在各方面都落後。現在我認爲,在一些核心技術上可能落後3個月,但實際上在某些特定領域還能領先。」

報導表示,李開復形容美國的半導體制裁是一把「雙刃劍」,既帶來了短期挑戰,也迫使中國企業在約束下進行創新,並提到中國企業如何開發自己的演算法。

李開復說:「DeepSeek能夠通過一種新的強化學習方式來弄清楚思路鏈,這要麼是在趕超美國,要麼是在快速學習,甚至可能更具創新性。」他指的是DeepSeek模型在給出答案之前,向用戶展示他們的推理過程。這一功能原是由美國AI巨頭OpenAI率先開發,但尚未正式向用戶發佈。

報導說,2022年底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後不久,中國大陸科技行業就加入了開發生成式AI的全球競賽,但直到DeepSeek推出之前,中國許多科技領袖都說,他們還遠遠落後於西方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