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出售巴拿馬港口惹議 陸商務部專家:在商不言商
圖爲貨輪在巴拿馬運河上航行。(新華社)
大陸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26日指出,李家用「在商言商」作爲擋箭牌,是說反了,兩面不討好。對李嘉誠及長江和最大的質疑在於「在商不言商」。
香港首富李嘉誠及長江和記出售包括巴拿馬兩港口在內的全球43個港口,引人關注,其中的巴拿馬港口,關係到中國的全球商業安全。對此,李家用「在商言商」作爲擋箭牌,因而引起許多人的反感。
白明指出,對於李嘉誠及長和出售巴拿馬兩港口,許多人不贊同李嘉誠及長和用「在商言商」的邏輯加以解釋。但在他看來,李家出售巴拿馬兩港口的行爲,恰恰是「在商不言商」的表現。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無意用高尚的道德來評價李家出售巴拿馬兩港口的行爲。賣港口經營權當然可以,但要符合商業邏輯。
白明質疑,按理說,商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但李嘉誠及長和出售港口經營權的時候,並沒有採用全球招標價高者得的方式,反而「短平快」地與貝萊德達成出售協定。這難道符合邏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