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乳癌15年後得肝癌 六旬婦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救一命
肝基會與積餘慶公益信託基金、臺南市佳里、七股、西港區免費保肝抽血篩檢。圖/肝基會提供
64歲的蔡女士,44歲那年檢查出乳癌,術後定期追蹤了15年,病情一直都很穩定。卻在一次員工健檢發現肝臟有一個大約1公分的陰影,馬上透過醫師評估並安排肝癌電燒灼手術,獲得穩定控制。電燒灼手術適用於早期肝癌治療的方式之一,還好蔡女士發現得早,靠腹部超音波揪出病竈!
衛福部統計,肝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二位,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其發生率與B型肝炎、C型肝炎相關。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結合積餘慶信託基金愛心善款與臺南市政府合作,今日上午在臺南市北門高中活動中心舉辦免費肝炎、癌症指數抽血檢查,提早預防肝病威脅。
根據研究統計資料顯示,雲嘉南地區是臺灣肝病的盛行區域,可能跟早期的醫療衛生環境與民衆缺乏疾病的認知所致。臺南市政府在92年起,就把肝病防治列爲施政要素之一,並透過「行動醫院、全民健檢」讓預防保健與肝病防治更加落實與在地化。
國健署預防保健服務自114年8月起調整篩檢資格,民國75年(含)以前出生至79歲民衆,終身有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衛生局積極與肝基會合作,除已連續多年保肝篩檢,更將免費篩檢年齡提前至30歲,不僅讓肝炎篩檢更普及,也強化民衆保肝意識,期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有效降低肝病死亡率。
肝基會臺南分會執行長牟聯瑞指出,在臺南行醫數十年,發現南部民衆感染B、C肝的個案很多,但都是拖到很嚴重才就醫,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時機。肝基會多年前在臺南各區進行免費肝病篩檢活動,發現民衆C肝帶原率略高於全國平均。近年來,在肝基會已在多個偏鄉進行篩檢,揪出上千名C肝患者,成效顯著。
肝基會今天舉辦臺南市佳里、七股、西港區免費肝炎肝癌大檢驗,除了免費保肝抽血、癌症指數抽血篩檢,報告二週內寄達民衆手中,也將同時安排預先報名的160位民衆腹部超音波檢查,估計將有超過800位民衆受惠。肝基會建議,40歲以上的民衆每年都能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早點揪出肝硬化或肝腫瘤,甚至是脂肪肝。
肝基會呼籲,年滿40歲的民衆,不管是否爲B、C肝帶原者,每年也應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圖/肝基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