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籲「沒專業別去花蓮災區」季連成:清淤仍需志工幫忙

今天是花蓮洪災搶災第10天,受災的光復市區街道仍可見到還未清除的淤泥及垃圾。(羅亦晽攝)

今天是花蓮洪災搶災第10天,受災的光復市區可見國軍弟兄投入清淤工作。(羅亦晽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光復市區,各地「鏟子超人」持續進入災區搶災,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擔心民衆因專業不足影響救災,也憂心災區病菌會被帶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表示,風災、水災區常見的傳染病爲類鼻疽及鉤端螺旋體病,不會人傳人,另外,災區專業工作有專業團隊支援,不過清理垃圾、鏟家戶淤泥等仍需志工協助。

李鴻源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民衆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幫助災民,中央應呼籲大家,沒有專業的人請勿前往,因爲工兵的機具救災效率絕對比鏟子高很多,國軍也一定都是帶着補給來的,後勤充足;雖感謝各界志工的幫忙,若自己當指揮官不會讓他們進入災區,首先考慮裝備問題,1萬多個人進入災區吃喝拉撒睡,若裝備不足,相當容易被感染,最可能造成的後果,就是把病菌帶出花蓮。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中)。(羅亦晽攝)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被問及此事強調,現場雖有許多專業團隊協助清災,如開怪手、山貓協助清除淤泥、垃圾等,家戶清淤率也已達成88.14%,但道路達成率僅30%,還是需要志工協助幫忙,即便是清理垃圾、剷土都是急需人手的工作。

他也提到,目前災區道路側溝跟地下排水道清淤工作,由環境部、國土署全權處理,這幾天也陸續會有重大幾機具挺進幫忙,不過家戶後方側溝部分,仍需要志工幫忙清理,若各村村長提出需求,中央也會引導志工到家戶協助,讓受災家戶的廁所能提早通暢恢復正常生活。

至於把災區病菌帶出一事,衛福部表示,過去在風災、水災災區通常觀測到的傳染病是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這些不會透過人傳人,至於疾管署之前提醒志工前往災區應佩戴口罩、穿鞋子等,主要是希望民衆能自我保護,避免救災時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