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冰:杜絕AI造謠亂象 必須罰到造謠者"肉痛"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合發佈《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要求服務提供者提供生成合成內容下載、複製、導出等功能時,應當確保文件中含有滿足要求的顯式標識,同時鼓勵添加數字水印等形式的隱式標識。相關規定自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關文件的出臺,能夠爲AI造謠行爲加上一層防護網嗎?要避免AI造謠這種“鼠標點一點,闢謠跑斷腿”的困境,還需要跟上怎樣的綜合治理?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李泓冰認爲,AI時代信息覈查複雜且難度加大,謠言因低成本、高收益而氾濫,需通過提高造謠代價、加強政策落地、增強公衆警覺,以遏制AI幻覺和深度僞造的影響。
編輯: 馬盈盈
責編: 趙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