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毛孩也要補?!獸醫師揭犬貓照護關鍵 精準選食+三大國際認證 安心度寒冬

記者洪菱鞠/綜合報導

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民衆會透過藥膳或補湯進補養身、強化抵抗力,準備迎接寒冬,不少人也好奇家中毛小孩是否也需要「補冬」?對此,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杜瑪動物醫院院長鍾升樺獸醫師明確指出,許多飼主經常擔心毛孩營養不足,事實上,健康狀態正常的犬貓不僅沒有進補的必要性,反而常因營養過剩導致肥胖問題、造成身體負擔,要讓毛孩健康過冬,關鍵在於維持日常均衡飲食、穩定環境與適度活動;而年長、或已患有慢性疾病的犬貓則需要與獸醫師討論「進補」的適當性,切勿自行購買保健食品補充。

▲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杜瑪動物醫院院長鍾升樺獸醫師。

隨着氣溫轉涼、日夜溫差加大,尤其是劇烈降溫時,毛孩的身體狀況也容易受到影響。相較於年輕犬貓耐受度好,年長或罹患慢性疾病的犬貓,過度的氣溫變化可能惡化既有病況。鍾升樺獸醫師提醒飼主應隨時關注氣象資訊,在天氣驟變前逐步調整室內溫度,讓毛孩提前適應外在環境,減少冷空氣造成的緊迫反應,怕冷、體力較差或高齡毛孩,可準備保暖小窩或柔軟墊被,讓牠們有避寒的空間。

飲食方面,鍾升樺獸醫師提到,犬貓的營養需求與人不同,除了避免餵食人類食物,部分飼主可能以爲自制鮮食更營養,但若營養比例未經計算,容易導致失衡,建議以「寵物專用食品」爲主,選擇經過營養設計、符合國際標準的飼料,確保均衡與安全,「越單純、越簡單,越穩定的科學化食物,能讓毛孩保持良好狀態」。在穩定的飲食基礎上,若欲加強冬季照護,無論是犬或貓,最重要的是補充水分,特別是貓咪的攝水量通常偏低,可藉由餵食溼食或罐頭等含水量高的食品,來支持免疫系統與提升身體對環境溫差的耐受度。

不過面對琳瑯滿目的寵物食品,飼主該如何選擇?鍾升樺獸醫師建議,優先挑選信譽良好、標示清晰且符合國際規範的品牌,包括:營養成分揭露完整、標籤資訊清楚、製造來源可追溯等,其涵蓋了從原料選擇、生產環境、成分精確性到食品透明度的全面要求。他特別指出,像是來自美國或歐盟等國際大廠的寵物食品,因法規嚴謹,在生產上受到嚴格管理,例如美國寵物食品須符合AAFCO(美國飼料管理協會)標準,並通過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USDA(美國農業部)嚴格把關,確保毛孩獲得均衡的營養,受到高品質的飼料照護。

除了依照標章規範選擇寵物食品,毛孩的「生命階段」也是重要的選擇指標。一般而言,犬貓在一歲以下屬於幼年期,骨骼與內臟仍在發育,對營養的需求與成年期不同,鍾升樺獸醫師說:「目前國際間已有明確的規範,例如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訂有各生命階段的營養標準,只要產品包裝上標示『幼犬/幼貓適用』,代表該配方必須通過相對應的營養需求檢驗,因此飼主可透過生命階段標示來掌握毛孩所需的基本營養。」

成年犬貓則需選擇「成犬/成貓專用」配方,以維持均衡營養與理想體態。而隨着飼主照護意識提升及醫療進步,現代犬貓壽命延長,高齡毛孩容易面臨關節退化或腎臟功能下降等狀況,市面上有針對年長犬貓設計的配方,透過調整蛋白質比例、添加抗氧化或關節保健成分,減輕其器官負擔、延緩老化。若毛孩已有慢性疾病,如腎臟病、泌尿道結晶或心臟病等,則需由獸醫師依照病況評估,協助選擇最合適的處方食品,才能真正符合毛孩需求。

鍾升樺獸醫師也提醒,雖然冬季毛孩的活動量會下降,但仍應維持規律運動,以保持體能與血液循環,此外,冬天是毛孩健康最容易出現警訊的季節,當出現食慾不振、精神倦怠、間歇性咳嗽等症狀時,任何症狀若持續兩天以上未緩解,都應儘速就醫,網路資訊可作爲參考,但絕不能取代獸醫師的專業判斷與醫學邏輯,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