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學校師師相護 政府只會震怒
臺師大去年底即遭立委踢爆,女足教練以扣學分方式,要求學生配合國科會計劃抽血實驗,不僅牽涉人體試驗倫理的嚴重違規,更涉及長期的權力壓迫與校園霸凌,然而臺師大對內卻輕縱失職教練,對外推諉淡化,甚至未對受害學生致歉,「以沉默包庇錯誤」的下場,導致輿論延燒。
體育生因運動生涯和專長之故,資源與人脈多掌握在教練手中,導致其面對教練不合理的要求往往不得不從。臺師大霸凌調查小組曾做成建議,應將周姓教練解聘兩年,顯見違失重大。
依慣例,教評會通常多尊重調查小組建議,然而該案罕見推翻,僅將其停職、停薪並移除教練與行政職務,顯然輕縱失格之人。令人費解的是,學校未曾說明推翻委員會建議的法理依據,只用「多方考量」籠統帶過,也難怪學生心寒,甚至坐實了外界對校園體制「師師相護」的質疑。
臺師大肩負培育下一代教師的重責大任,然而當校園內發生嚴重權力壓迫時,校方的第一反應不是保護學生,而是保住體系中的既得利益者,吹哨者簡奇升一句「該遮遮掩掩的不是我」,更是一語戳破臺師大至今對事件的態度,校方的「遮掩」,對威權縱容、對學生漠視、對制度虛應故事,這樣的校風能教出什麼樣的老師?
諷刺的是,雖然該案從曝光至今逾半年,卻因爲臺師大被炎上,原本悄不作聲的行政院、教育部、國科會,昨天才突然醒過來,輪番表達「震怒」,痛斥學校,彷彿主管機關毫無監督之責。
就像受害學生所言「如果這幾年來,哪怕只有一個人站出來,學生根本不用承受這一切」。主管機關若總是僅扮演「事後震怒」的角色,難保類似事件不會一再發生。至於臺師大若真有心重建社會大衆的信任,除了重啓調查外,更應對外公開說清楚,否則沉默與放任,就是共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