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效忠國家 還是效忠政治正確?
陸軍司令部大漢營區的大禮堂「中正堂」近期悄悄更名爲「忠誠堂」,軍方解釋是配合營區老舊營舍整建,同時爲了彰顯「忠誠精實」的軍風,故而將營區的中正堂及體育館,同時命名爲「忠誠堂」與「精實館」。陸軍司令部跟上「去蔣化」的浪潮,帶頭去「中正」改「忠誠」,恐有示範作用,不免讓人質疑,軍中是否又要吹起「政治正確」的風。
民進黨政府推動轉型正義,被綠營視爲威權象徵的兩蔣自然是去之而後快的對象,不過蔡政府時期因歷任國防部長堅持,層峰也無意挑起軍中意識形態爭論的情況下,移除兩蔣象徵並未在軍中上演,倒是綠營人士及轉型正義委員對於國防部、退輔會的「績效不彰」屢屢大表不滿。
如今陸軍司令部將「中正堂」改名,熟悉軍中生態人士直言,軍中很多事物多半遵循傳統,沒事不會、也沒必要更改,如今的動作「政治訊號很強」,尤其做爲陸軍最高機構的司令部凡事動見觀瞻,就算沒有正式下令,所屬逐級的軍團、指揮部到聯兵旅,難道不會上行下效?更有甚者,有了陸軍的第一步,難保海軍、空軍、憲兵、後備等其他軍種不會也跟着有樣學樣?
軍中曾歷經陳水扁時代的「去蔣化」風波,也經歷過國防部前部長李傑「改朝換代再移回來」的鬧劇,理應更懂得行政中立的真諦;如今面對中共對臺海安全的步步進逼挑戰,海空軍第一線戰備壓力沉重,國防部長顧立雄上任後,寧可推動「減法思維」解決軍中管理的沉痾,並從科技、組織改革爭取提升戰力,也無意在意識形態上多消耗精力。但如今追求政治正確的風向再起,陸軍的當局者要如何讓國人相信,他們還記得「升官發財請走他路」的初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