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賴總統蹭歐戰 又踢到川普鐵板?

外交部8日上午舉辦「歐戰勝利80週年紀念茶會」,賴清德總統致詞表示,此時此刻紀念歐戰勝利,有三個極爲重要的意義。記者林伯東/攝影

出身建中、臺大的賴清德總統,不愧是升學考試過關斬將的「學霸」級高材生,面對複雜兩岸關係與國內矛盾爭議,總會從K書記憶中,找到特別切入點。繼要求北京找俄國索討璦琿條約失土之後,如今則高調紀念納粹德國投降的紀念日。

這可能是一九四五年五月,國府主席蔣中正在重慶主持歐戰結束慶祝酒會後,八十年來首度有亞洲國家政府與領袖,把德國投降當成紀念二次大戰重點,而非與自身命運實際相關的日本投降。

納粹德國敗亡,蘇軍民聯犧牲最慘重,如今俄國卻因入侵烏克蘭而遭歐美製裁,普亭政府紀念反侵略勝利,確實帶有諷刺性。習近平赴莫斯科參加紅場閱兵,也符合北京與美國明裡暗裡較勁的趨勢。賴總統國安團隊的盤算顯然是,藉宣揚歐戰搶搭反侵略列車,將自己與歐美綁在一起;話題放在遙遠的歐洲戰場,可避免觸及中華民國與臺灣在二次大戰中的角色。

這種如意算盤不無道理,甚至前一晚德國在臺協會重批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將賴政府比擬納粹,更讓綠營有「撿到槍」的意外之喜。然而在口惠之外,各國會對北京採取更明顯而直接的反制?可能公開宣示揚棄一中?答案很難令人樂觀。

賴總統剛在財訊雜誌專訪中強調,面對美中爭霸不能左右逢源,顯然認爲向華府「一面倒」爲理所當然。然而,昨天這場茶會,外交部安排十多國使節出席,爲賴總統的宣示背書,但最重要的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谷立言卻缺席。

在此同時,美國川普總統又毫不客氣地宣稱:當初打敗德國解放歐洲,絕大多數都是美國的功勞。在美歐關係尷尬的當下,不免令人懷疑,我方是否重演此次美國總統就職前後,高調邀請多位前川普政府官員來臺,卻沒考慮他們都已與老闆鬧翻:川普就算不發火,至少不會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