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二分法撕裂社會 民主臺灣蒙羞
罷免投票明天登場,大罷免推手、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稱「不去罷免,非臺灣人也」,再次引發爭議。大罷免最爲人詬病的,就是透過二分法撕裂社會、製造對立,只要非綠就是「雜質」、不支持罷免就是「親共」,如今更無限上綱,不去罷免就非臺灣人。這樣的「公民運動」讓民主臺灣蒙羞,更將激起民衆對大罷免的反感。
大罷免引發政治紛擾與社會動盪已困擾臺灣社會大半年,柯建銘今年初喊出「雙罷」,與另一位大罷免主要推手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一搭一唱,兩人發動大罷免的主要理由,只是爲了要「打倒國民黨」、「反共保臺」。
立委是選民投票選出,具正當性與合法性,更是民主代議制度的具體展現;罷免雖也是憲法賦予國民的權利,但柯建銘、曹興誠及民進黨只因想扳倒國民黨,就大扣反對黨紅帽,發動有違民主精神且勞民傷財的政治大惡鬥,一切過程民衆都看在眼裡。
罷免團體以及自稱民團「側翼」的民進黨透過二分法,貼臺灣人民「政治標籤」,只要不支持民進黨、不支持罷免,就是雜質、中共同路人、親共、不愛臺、不保護臺灣、不是臺灣人。
然而,以這次世大運我國跆拳道選手遭中國大陸打壓爲例,不論是國民黨或民衆黨第一時間就譴責中國大陸的惡意行徑,與民進黨的言行並無二致,怎不見罷免團體及民進黨出來肯定在野黨抗中保臺?
賴總統說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舉罷免打掉雜質,守住民主鋼鐵般的意志;柯建銘稱不去罷免就不是臺灣人,臺中更有罷團教孩童唱跳「罷免歌」,這樣的「公民運動」符合民主精神?還具有正當性?答案已非常清楚,公民課可沒這樣教。比起憲法賦予罷免的意涵,這場大罷免無疑只是撕裂臺灣、激化對立,分化國人團結的政治惡鬥大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