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打詐策略錯誤 讓悲劇一再重演

臺中豐原一家五口遇投資詐騙被逼上絕路,類似悲劇一再重演令人不勝唏噓;詐騙集團如此「大詐騙、 大成功」,因遭詐騙、暴力討債已造成無數家庭家破人亡,更印證政府打詐策略錯誤,除累死執法人員,面對新興詐騙手法更無招架之力。

臺中豐原一家五口遭詐走上絕路,去年底,臺北內湖一對母女同樣誤信投資殞命,這只是少數因詐騙受害走上絕路而曝光的案例;詐騙手法從投資金豆到虛擬貨幣,詐騙技術不斷翻新且精益求精,身處當今的大詐騙時代,國人應有高度警覺、自省識詐與防詐,但從源頭阻詐,政府責無旁貸。

詐團在臺灣的氣焰未減,根據刑事局打詐儀表板統計,今年一至六月全臺遭詐金額累計高達四七四億多元,鉅額損失長期落入犯罪集團手裡,影響不單是個人財損,若有心人操作,恐衝擊股市等金融秩序,甚至危害國安。

政府打詐喊得震天價響,不斷展示打詐成果,但詐團猖獗程度反有過之而無不及,全臺警方每月仍受理約一點五萬件詐騙案,海量案件涌入各地檢察署、法院,國家動用大批司法資源,曠日廢時、累死三軍卻只是將詐團最底層犯罪者定罪,真正獲得鉅額利益的幕後核心早已轉移陣地,車手更如同免洗筷用完即丟。

有法官更在判決書中直言,國內詐騙案極爲氾濫,案件數量居高不下,已使警察、司法機關幾近癱瘓,還說「就算政府成立跨部會打詐國家隊,至今也未見任何明顯成效。」更有深入研究詐團的檢察官分析,不少詐團受刑人對從事詐騙收入高、顯現驕傲感,甚至自認是辛苦所得,毫無罪惡感與羞恥心。

臺灣淪爲國際眼中的「詐欺之島」,豐原五口詐騙悲劇,更讓政府打詐無力百口莫辯,政府若不痛定思痛、跨部會聯合打詐,恐讓打詐國家隊成了另類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