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溫度別設太低!溫差過大引「熱休克」 名醫警告:恐釀心肌梗塞

▲日本東京都澀谷5日出現35.4度高溫。(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編譯

受到全球極端氣候影響,日本進入猛暑階段,多地氣溫甚至超過攝氏40度,創下氣象觀測以來的最高溫。如今,除了預防中暑以外,更須提防因溫差過大所導致的「夏季熱休克」,尤其是從冷氣房移動到戶外、或是洗好澡步出浴缸,血壓會跟着急遽下降。因此,醫師建議必須注意溫度的控制。

根據日媒《富士新聞網》,今年日本夏季多地出現40度以上的高溫,東京都7日截至下午3時甚至有26人疑似出現中暑症狀。不過,其實「夏季熱休克」(夏のヒートショック)比中暑更危險,因爲腦中風的頻率比起冬季還要更高,且溫差過大對人體血管造成負擔,導致在血壓急速降低後容易出現心臟、腦部的血管疾病。

知名外科診所醫師伊藤博道表示,以往大家習慣認爲心肌梗塞總是好發於冬季,但其實夏季也容易出現溫差大的現象,且近年統計更發現夏季時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不低於冬季,尤其是當人類從涼爽的冷氣房移動至攝氏40度以上的戶外,更容易因血管擴張導致血壓急遽下降,不只有高齡族羣會出現夏季熱休克,包括年輕世代等各年齡族羣皆容易發生。

▲日本夏季應該擔心出現「夏季熱休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節目採訪一名護理師,她經常往返於炎熱的戶外和涼爽的室內之間。對於如何防止身體出現夏季熱休克,她透露,「外出拜訪患者時會先補充水分和礦物質,且公司也會爲我們準備飲用水。將保冷劑放進安全帽裡面,這樣戴安全帽時就會覺得涼爽。」

伊藤博道也建議民衆,冷氣的溫差設定儘量控制在10度以內,因爲冷氣一旦設定過低的溫度,會導致出現溫差,造成人體血管收縮後引發血壓上升,且室內外溫差若超過15度,更容易出現夏季熱休克。

至於在如今動輒40度高溫的狀況下,該如何正確設定冷氣溫度?伊藤博道呼籲「分2階段冷卻」,先是設定較高的室溫,經過一段時間後,再慢慢往下調降2至3度。

伊藤博道也建議民衆,平常應該多多攝取含有維他命C的食物,如此可以維持血管彈性,並且抑制血管劇烈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