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晶片龍頭示警!德儀財測失色 關稅使客戶減緩下單 盤後重挫8%

德儀本季營收與獲利財測低於預期,引發外界擔心類比晶片市場的復甦可能停滯。路透

全球最大類比晶片製造商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本季營收與獲利財測低於預期,引發外界擔心由於半導體產業面臨關稅規定不明朗,類比晶片市場的復甦之路遭逢變數。

財測失利的消息拖累德儀股價在週二(21日)盤後重挫超過8%,報每股166.10美元;截至週二收盤,今年來股價累計下跌約3%,因投資人對加徵關稅與貿易談判對公司業務的影響仍保持審慎看法。

德儀週二表示,預期第4季營收達42.2億至45.8億美元,低於分析師平均預估的45億美元;預期每股盈餘約1.26美元,也低於市場預期的1.39美元。

最新展望顯示,客戶在面對貿易緊張與脆弱經濟的環境,已減緩下訂單速度。德儀先前在經歷兩年低迷後,原本迎接需求反彈,如今這波復甦卻顯得不再篤定。

德儀執行長伊蘭(Haviv Ilan) 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整體半導體市場的復甦仍在持續,不過速度比先前回升步調更慢,這很可能與總體經濟狀況和普遍不確定性有關。」

他指出,尤其是工業客戶在工廠擴張計劃上採取「觀望」態度,因各國政府正在考慮加徵關稅及其他政策措施。

美國總統川普8月表示,將對半導體進口品課徵約100%關稅,但承諾豁免那些在美國製造或承諾在美設廠的企業。不過,這並非正式關稅公告,仍有許多細節未明,仍不確定企業所受影響。

回顧第3季,德儀營收成長14%至47.4億美元,每股盈餘1.48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46.5億美元營收、每股盈餘1.49美元。

三個月前,德儀曾因提出疲弱財測而寫下1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當時該公司表示,一些中國客戶可能爲了防範關稅導致的成本上升而提前囤貨。德儀約有20%銷售額來自中國,但在當地的本土競爭同業日益壯大。

伊蘭在會議中表示,第3季中國市場已迴歸正常模式,沒有出現先前那種「提前拉貨」的情況。

德儀是全球最大類比晶片供應商,擁有業界最廣泛的產品線與客戶羣,因此財報被視爲觀察整體經濟需求的重要指標。

德儀近年來大舉投資新廠,在全球貿易壁壘日增的環境下提升韌性。公司在美國境外共有四座工廠,包括有一座位於中國,同時也在達拉斯總部附近與猶他州興建新廠。

財務長利薩爾迪(Rafael Lizardi)受訪時表示,德儀今年在廠房與設備上的支出約50億美元,明年可能降至 20億至30億美元。他說,公司尚未最終敲定計劃,將依市場需求而定。

高層指出,公司目前庫存已達理想水準,現正放慢生產腳步,以避免庫存過多。這將在短期內拖累獲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