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樂園設備故障敲安全警鐘,硬件“高速度”應與安全“高質量”同步|有一說一

□賴芳傑

據新京報,6月28日中午,上海樂高樂園內的熱門遊樂設施“樂高大飛車”在運行過程中突發故障,導致十餘名遊客被懸掛於軌道上長達40餘分鐘。當日,上海氣象部門已發佈高溫橙色預警,戶外氣溫達37攝氏度,有遊客在等待中哭泣。

上海樂高樂園自5月31日起啓動內測,6月20日啓動試運營,7月5日將正式開業。據此前報道,試運營首日,4D劇場淋雨設備就曾突發“水特效設備”故障,遊客被淋溼,提前結束放映,樂園第一時間暫停水特效環節,並對現場遊客予以解釋道歉和安撫。

值得注意的是,該設備作爲全球首發項目,試運營期間因刺激性成爲熱門項目,排隊時間常達60分鐘。越是熱門項目,對安全運行的要求更高。樂高樂園雖迴應稱設備因檢測到異常自動停止,這一設計本爲安全保障,但故障原因未明確公開,引發公衆對技術可靠性的質疑。若頻繁觸發自動停運,可能影響運營效率與遊客體驗,需進一步披露技術細節以消除疑慮。雖然上海市多部門曾聯合檢查該樂園特種設備,並模擬“停電致滯留”演練,但實際處置中仍出現遊客滯留高溫環境的情況,說明演練場景與現實風險存在差距。儘管官方稱“調試階段性能波動正常”,但作爲投資超百億元、定位全球最大樂高樂園的項目,頻繁故障可能削弱遊客對管理能力的信任。

上海樂高樂園的“大飛車”故障,敲響了一記警鐘:在文旅產業追求“沉浸式體驗”的浪潮中,安全始終是不可逾越的底線。遊客的歡笑不應以驚嚇爲代價。“新奇”體驗的錨點,必須是可以信賴的安全感。

“網紅打卡地”,需要在技術創新、遊客體驗與風險管理間找到平衡。樂園雖在事件後迅速致歉並恢復設備運營,但從長期來看,需建立第三方安全評估機制,定期公開設備檢測報告;同時,應定期開展“無預警”壓力測試,而非僅依賴模擬演練。中國主題樂園行業正迎來黃金髮展期,硬件的“高速度”一定要與安全的“高質量”同步,將安全閾值提升至最高標準。

安全無小事,警鐘已敲響,相關部門應立即採取有效措施,督促上海樂高樂園加強安全防範措施,確保遊客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