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大好,學生們卻轉型不佳,胖東來爲啥學不會?
這些年對於中國新零售市場來說,“胖改”幾乎已經成爲了一個趨勢,越來越多的超市巨頭都在向胖東來學習,然而就在最近各家的成績單紛紛公佈,胖東來可以說是業績大好,但是胖東來的各位學生弟子們卻都業績不佳,讓人不禁疑惑爲什麼胖東來學不會呢?
一、胖東來大好,學生們卻轉型不佳?
據大河財立方的報道,河南零售巨頭胖東來公佈最新經營數據。數據顯示,胖東來7月銷售額達16.66億元,今年1—7月累計銷售額133.86億元。按此計算,日均銷售額約6314.16萬元。
大河財立方記者梳理髮現,7月份,胖東來超市、珠寶、百貨、電器四大業態單月銷售額均超過億元,分別貢獻9.32億元、1.83億元、1.66億元和1.40億元,合計佔當月總銷售額的85.27%。服飾、茶葉等生活消費類業態緊隨其後,分別錄得0.94億元、0.74億元銷售額。
中百集團是湖北省連鎖超市龍頭企業,去年六七月份,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曾到訪公司,公司也開始向胖東來學習和自主調改。“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閉店調改倉儲大賣場12家、社區超市42家。”今年5月份,中百集團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覆稱。
經過一年學習調改,中百集團仍未走出虧損困境。繼2024年虧損5.28億元之後,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虧損2.13億元至2.9億元,與去年上半年的虧損1.42億元相比,虧損進一步擴大。
無獨有偶,永輝超市也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二、胖東來爲啥學不會呢?
這些年,胖東來看上去已經有了不少關門弟子,但是這些學生的表現卻與師父相差甚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先,胖東來的學徒很多隻學到皮毛沒理解精髓。必須明確一點:胖東來的成功,絕非僅靠“微笑服務”或“免費修鞋”等表層動作所能概括。其背後是一整套深度嵌入企業基因的運營哲學與組織體系。因此,任何試圖通過局部改造、快速複製來實現“胖東來化”的嘗試,註定是緣木求魚。
當前許多商超所謂的“學習胖東來”,往往停留在門店形象升級、服務流程優化、商品陳列調整等表層動作。比如,某些超市的部分門店引入胖東來團隊進行調改,確實帶來了客流回升與口碑提升,但這更多是“短期刺激”而非“長期進化”。真正的變革,需要的是從戰略層到執行層的全面重構,包括組織架構、薪酬體系、供應鏈管理、企業文化、決策機制等。
這種全方位的變革,意味着巨大的資源投入與長期的耐心等待。對於已經上市、面臨季度財報壓力的大型連鎖商超而言,這種“燒錢換未來”的模式極具挑戰。它們往往在投入初期便急於看到回報,一旦短期數據未達預期,便可能動搖改革決心,導致“調改”流於形式。而且,胖東來本身的邏輯與玩法,是其符合河南本地特殊需要所產生的特殊玩法,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事情也是較大的未知數,在這樣的情況下胖東來的做法往往都有着較大的不確定性。
其次,供應鏈與組織管理纔是胖東來的核心。許多人誤以爲胖東來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服務好”,實則不然。其真正的護城河,是一整套高效、透明、人性化的供應鏈與組織管理體系。
在供應鏈方面,胖東來堅持“源頭直採+本地合作”,與大量優質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關係,確保商品品質與價格優勢。其商品結構高度本地化,根據許昌、新鄉等地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進行精準選品,而非簡單照搬全國性商超的標準化SKU。這種“小而美”的供應鏈模式,雖然難以規模化複製,卻極大提升了顧客滿意度與復購率。我們看到,網上經常有胖東來的爆品傳出的消息,甚至還要去代購,其火爆程度遠超傳統想象,甚至於前一段時間某款知名酒企因爲和胖東來打造出聯名款還專門去宣傳,這其實也是胖東來供應鏈優勢的一個註腳。
與此同時,在組織管理上,胖東來實行“高薪養人”策略,基層員工薪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並享有超長年假、帶薪旅遊、透明晉升等福利。這種“以人爲本”的管理哲學,激發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與服務熱情。員工不是“打工者”,而是“事業合夥人”。這種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極強的粘性與排他性。網上經常看到胖東來關於招聘員工的各種消息,胖東來的福利體系更是讓人羨慕,甚至於胖東來前幾天專門因爲在招聘的時候專門留出名額來招聘有前科的人士,這種用人理念不是一般人能學會的。
我們要明白,上述的種種都是需要相當長的過程才能實現的,對於當前的胖東來的學生門徒們來說,這個過程相當漫長,想要見效也不是一時半刻的。
第三,調改就像商鞅變法只有堅持纔有希望。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回望中國戰國時期,七國皆面臨內憂外患,紛紛推行變法。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秦國商鞅變法……然而,最終唯有秦國因“持之以恆、貫徹到底”而一統天下。其他諸國或因貴族反撲、或因君主更迭、或因半途而廢,終未能實現根本性變革。
今日商超的“胖東來調改”,何嘗不是一場現代商業版的“變法”?它觸及的是企業最深層的利益結構與文化基因。若高層缺乏堅定信念,中層缺乏執行能力,基層缺乏認同感,改革註定夭折。許多企業在調改初期聲勢浩大,但隨着市場波動、業績壓力增大,便悄然迴歸“老路”——削減人力成本、壓縮服務投入、追求短期利潤。這種“搖擺不定”的態度,正是改革失敗的根源。
真正的成功,需要像商鞅變法一樣,從制度設計到執行落地,一以貫之,不容妥協,這也是爲什麼衆多史學家都在感嘆,歷史上並不缺少商鞅這樣的名臣,真正缺的是秦孝公那種可以持之以恆地支持商鞅的明君,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就是這樣的道理。胖東來的成功,正是於東來三十年如一日堅持其理念的結果。而學習者若缺乏這種“十年磨一劍”的耐心與魄力,即便投入再多資金,只爲了短時間內見到成效,無疑也難以觸及本質。
第四,胖東來學不會的問題核心是如何“內化於心”。我們必須認識到:胖東來是特定地域、特定文化、特定時代的產物。其成功模式,根植於河南中西部的社會結構、消費習慣與人文環境。將其原封不動地移植到上海、廣州或成都,無異於“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正所謂“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真正的學習,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理解其底層邏輯,即“以員工幸福驅動顧客滿意,以顧客滿意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正向循環,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創造性轉化。
我們常看各種武俠小說裡面,真正的武林高手是要把武功心法“外化於行,內化於心”的,可以說,胖東來是一座燈塔,但它指引的不是一條現成的套路,而是一種價值取向與經營哲學。唯有真正理解其“以人爲本”的核心,並敢於在自身體系中進行系統性、長期性、創造性的變革,纔有可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新生之路”,這是這條路各家商超企業有勇氣這麼堅定地走下去嗎?
所以,胖東來的學徒不是學不會,而是有沒有勇氣和魄力去學會胖東來的武林秘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