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防跌多練下肢 每天40組「起坐」練核心、鍛鍊臀腿
老年人最怕跌倒,臺灣生活復能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鍾孟修表示,多訓練肌力與平衡,提升行動功能。本報資料照片
一名68歲的杜先生,3年前搭乘雲霄飛車,結果頸椎受傷造成下半身癱瘓,術後進行復健,以訓練下肢肌力及核心爲主,逐漸恢復行走。不過,杜先生在2年內跌倒3次,家人增加扶手、鋪上地墊、清除雜物等改善居家環境後,降低再次跌倒的風險。
臺灣生活復能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鍾孟修表示,長輩跌倒可分爲內在與外在因素,包含身體功能退化、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障礙、多重藥物使用、心理狀態等。外在因素則是環境、不當輔具、天冷反應慢、不合腳或摩擦力不夠的鞋子等,都容易讓身體失去平衡不慎受傷。
鍾孟修指出,有些長者只要有跌倒經驗,容易產生心理陰影,變得害怕而不敢出門活動。但是身體不活動會讓肌力繼續衰退,反而增加了跌倒風險,造成惡性循環。他呼籲,長者要多活動,依國健署的建議,每週應至少累計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即使上了年紀也要持續運動,並適當補充營養。
對於肌力不足或曾經跌倒的人,鍾孟修建議,可進行「起坐」動作訓練核心及臀腿肌力,這一組動作看似簡單,僅是坐下、站起,但要保持一定的速度,纔不會突然失去重心往前傾或向後仰,他分享,在日照中心都是以這套動作訓練長輩,早晚各做20組,絕對能提升腰力、腳力,減少跌倒狀況發生。
鍾孟修提醒,這一組「起坐」的蹲下動作是練習肌力、站起鍛鍊爆發力,所以要保持「慢蹲快起」的速度。練到一定程度後,可撤掉椅子,直接站立鍛鍊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