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牆壁“講活”家風故事,青島萊西特色衚衕成戶外課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宋祖鋒 通訊員 程強
在青島萊西的鄉間街巷,生動活潑的文化牆讓單調的牆面煥發活力。近年來,萊西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出“八路衚衕”“家風衚衕”等特色文化衚衕,成爲“會說話”的牆和引領新風的戶外課堂。
萊西馬連莊鎮河崖村的“八路衚衕”,因5戶人家中走出7位八路軍戰士、5人犧牲而得名。96歲的離休教師劉典章作爲志願者,常爲來訪者講述這裡的革命故事。馬連莊鎮擁有豐富的紅色記憶,在冊英烈達295位。如今,河崖村統籌修復了膠東紅色革命紀念館、膠東行署舊址、新華書店舊址、汪道涵故居等紅色遺蹟,建成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像“八路衚衕”這樣的“紅色衚衕”遍佈萊西,如姜山鎮前保駕山村的膠東農村第一個黨支部舊址、院上鎮花園頭王軍光烈士故居、水集街道義譚店村的解文卿烈士故居、夏格莊鎮的渭田阻擊戰紅色教育基地等,這些經過數百年歲月滄桑的衚衕老牆,無疑都在講述着一段段曲折的歷史故事,傳承着紅色基因。
萊西夏格莊鎮雙山村的“家風衚衕”,牆上亮出各家各戶的家風家訓。該村挖掘明代大理寺卿張夢鯉“清、慎、勤,智、仁、勇”的六字家訓,制定《村規民約》,開展好家風傳承活動。2020年,鎮村投資打造了“雙山政德教育基地”,將口口相傳的優秀傳統文化固定傳承,成爲弘揚家風、廉潔教育的重要陣地。家風文化的傳播顯著提升了村民道德規範意識和參與村莊治理的積極性,治理成本下降50%。
萊西水集街道永興街社區的“文化衚衕”熱鬧非凡。93歲老黨員、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昌德鬆,20多年來堅持手繪文化牆,創建了12條主題衚衕,並創辦“愛心書屋”,成爲宣傳陣地和活動載體。他的宣講和牆繪直觀傳遞好家風,弘揚正能量,影響帶動數萬家庭。在昌德鬆帶動下,社區形成了傳播正能量、爭做志願者的良好風尚。
近年來,萊西市立足豐富資源,累計投資建設了100處特色衚衕和道德教育基地,將紅色故事、文化經典、好人好事以雕塑、牆畫等形式固化展現,營造成風化俗、以文化人的濃厚氛圍,煥發出道德教化和社會治理的生命力,繪就了農村文明和諧新畫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