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光電板汰舊換新、重啓浮動風電 龔明鑫加速推進「能源轉型2.0」
▲經濟部長龔明鑫指出,十多年前的光電板若效能差,提前汰舊換新。(圖/記者潘姿吟攝)
記者潘姿吟/臺北報導
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6日)與媒體茶敘表示,全球經濟正面臨極端氣候、地緣政治、關稅波動及關鍵材料限制等四大挑戰,臺灣將透過新治水工程、能源轉型 2.0、產業升級與先進科技佈局來應對,並持續推動綠能政策,目標在2026年底達成再生能源佔比 20%。
龔明鑫指出,企業除了需要穩定的供電,更亟需綠電以符合 RE100 與國際供應鏈的要求,因此再生能源政策將「持續推動,但會調整步調」。在光電方面,將優先推動穩定且無爭議的案場,並與農業部合作,加速解決漁電共生問題。他同時強調,十多年前建置的光電板因轉換效率較低,應啓動「汰舊換新」,以新型模組取代舊型面板,讓同樣面積的發電量可望提升一倍。
離岸風電方面,3-1、3-2 期已完成選商,經濟部將協助業者加速建置;3-3 期則持續彙整意見,爭取早日凝聚共識。至於因成本過高而喊停的浮動式風電,龔明鑫表態支持,將重新啓動示範計劃。他並強調,地熱、氫能等新興綠能也會積極研發推動。
在覈能議題上,龔明鑫重申不排斥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等先進技術,核融合則仍待突破。臺電則正針對三座核電廠進行延役可行性盤點,視核安會相關子法通過後展開評估。
此外,經濟部預計 9 月底前公佈最新長期電源開發計劃,並將原本 10 年 5000 億元的電網韌性計劃壓縮爲6年內完成,以因應颱風等極端氣候對供電設施的衝擊。
龔明鑫表示,今年綠電比重可望達 15%,明年底將努力邁向20%目標。他強調,這是極具挑戰的任務,但政府會全力推進,以確保臺灣在全球供應鏈重組及產業轉型中持續扮演關鍵角色。
▲經濟部部長龔明鑫(右)、臺電董事長曾文生。(圖/記者潘姿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