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全國放假 教團肯定:終結分化的怪現象

▲全教總努力6年,勞動節終於成爲國定假日,終結勞動者分化的怪現象。(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立法院今(5/9)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新增勞動節、教師節等四天國假。全教總表示,倡議六年的勞動節成爲國定假日,正式終結一國兩制放假亂象及勞動者分化的怪現象。教師團體則認爲,928成爲國假,是對教師專業的正面肯定,卻不能掩蓋教師所處職場環境日益惡化的事實。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除原有11個國定假日中,新增放假4日,包含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臺灣光復暨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小年夜,另外5月1日勞動節則改爲全國統一放假。

全教總表示,從2019年2月起,全教總即吹響五一勞動節應全民放假的號角,2200多個日子以來,持續從行政、立法、媒體及社會團結等四大面向,倡議六年的五一國定假明訂在條文中,正式終結一國兩制的放假亂象,以及勞動者分化的怪現象,臺灣勞動人權史,終於能翻到下一個篇章。

全中教則認爲,立法院三讀通過,將5月1日「勞動節」與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明定爲全國放假日,對此決議表達肯定,這是國會與政府對教育人員長期勞動付出的基本尊重,也是對教師專業的正面肯定。但也必須嚴正指出,此項象徵性進展,絕不能掩蓋教師所處職場環境日益惡化的事實。

全教產表示,立法院三讀通過教師節放假,落實將該節日實際還給教師,除了能讓全國教師「開始」覺得有被尊重,政府也要接續起帶頭作用,讓整個社會對老師有更多的尊重,老師也能更努力提升教學效果。而五一勞動節過去是差別式放假,包括私立幼兒園、保母等勞工均放假,教師未滿六歲子女在勞動節當天乏人照顧,但教師仍需上班上課,造成極度的不便,現在全國放假,讓五一勞動節當天教師之子女有人照顧,協助營造友善職場育兒措施,落實性別工作平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