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有效評估噪音暴露實況 保護勞工聽力健康

爲強化職場噪音量測採樣策略與方法,正確取得職場噪音暴露實況資訊,以提供有效面對噪音危害時,能採取正確的控制防護作爲,以保護勞工健康。勞安所爲此發展一套可供遵循的作業環境噪音量測與暴露評估建議方法,以做爲噪音量測及暴露評估方式的標準化建議參考方法,提供職場作業環境監測及勞工聽力保護作業執行的依據。

勞安所表示,噪音性聽力損失是我國曆年職業病通報人次最多的職業病,依勞工特殊健康檢查資料顯示,國內噪音作業場所就業勞工達15萬人以上,佔總檢查人次之35%。依據2022年職業傷病防治年報資料,2008年至2022年間常見的職業病通報以噪音性聽力損失爲主,約佔總通報量的43.3%,顯示噪音危害已成爲近年來最普遍之職場健康危害因子之一。

勞安所提到,國內針對職場噪音量測與評估的方式雖已有相關規範,但對於量測採樣策略方法仍有改善的空間,因此,有其補充及強化之必要性。

勞安所說明,正確的作業環境監測,可以提供勞工在作業環境中危害因子的真實暴露情形,並以此評估其危害程度,做爲防護或改善建議之參考依據。而作業環境監測結果的正確與否,取決於對暴露時態的掌握、監測儀器設備是否已經校正準確,及其儀器規格所具備之量測誤差大小、受測對象的配合程度、以及抽樣的代表性等因素。

勞安所透過蒐集與分析國內外職場噪音量測與暴露評估之文獻,分析噪音量測之儀器資料、儀器使用規範,以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00條及ISO國際規範(ISO 9612:2009)做爲主要架構,擬定出國內職場勞工噪音量測與作業環境暴露評估的建議方法。

勞安所指出,噪音評估方法包含儀器及設備規格、儀器校正、量測參數的設定及量測步驟方法等,並依據不同類別的噪音樣態,建立三種噪音量測策略與暴露評估之步驟供事業單位依循。該方法已經由實際作業場所的噪音量測,驗證擬定建議方法之可行性。

勞安所提出之建議方法,規範量測前需執行工作分析,用於瞭解作業環境噪音源、工作樣態與勞工作業特性,做爲後續選擇量測策略之依據,於各個量測步驟中,皆提供具體的工作項目可供遵循。所提出之建議方法,將有助於事業單位有效評估職場噪音暴露,進而擬訂有效的噪音危害管理與控制策略,達到保護勞工聽力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