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漆虎生的“三股勁兒”

早上去“愛心快遞屋”上3個小時的班,下午在社區殘疾人日常照料中心活動,這是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殘疾人張振剛的生活日常。“因爲視力不好,我之前已經沒地方打工了。”59歲的張振剛家住臨洮縣城的西湖社區,去年8月,他有了一份新工作,“多虧了漆總,他是個好人。”

張振剛口中的“漆總”,是臨洮縣元通快遞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漆虎生。2006年退役返鄉後,漆虎生在外面打了兩年工。2009年,他創辦了臨洮縣第一家快遞公司。跟漆虎生聊天,發現他身上透着三股勁兒。

16年前,快遞業務在甘肅的縣城裡還是個新鮮事,漆虎生跟圓通快遞甘肅區域負責人提出加盟想法時,被告知要做好“賠本的準備”。但漆虎生沒有退縮,他認準這個新行業有潛力,租了一間30平方米的小門面,買了一輛麪包車,憑着這股闖勁兒,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

開張第一年,因爲貨量太少,漆虎生只接了五六百單業務,賠了4000多元,但他沒有氣餒。靠自己的熱情服務,贏得了客戶認可。2010年夏天,公司的貨量上來了,一天就有三四百件。隨着快遞市場日益成熟,漆虎生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漆虎生身上還有股愛學習鑽研的韌勁兒。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漆虎生,認爲“自己在部隊學到的最多”。1993年剛入伍時,他連家信都要請戰友幫忙寫。到2006年退役時,他已經靠自學拿到了大專文憑。在自己陌生的快遞領域創業後,他的學習勁頭不減。

“不停地學習纔會有好想法。”漆虎生總是在突破自己的“舒適區”。2015年,當臨洮縣已經有七八家快遞公司的時候,漆虎生學習發達地區的模式,向縣裡建議成立了定西市首個快遞園區;當大家覺得入駐園區已能大幅提高配送效率時,他又從東部地區學到了先進管理經驗,購置智能掃描設備,建起了全縣第一條快遞分揀流水線;看到了快遞與電商的聯繫,他開始自學開網店,並帶動更多退役軍人通過直播銷售家鄉土特產。

在身邊的同事和老戰友眼裡,漆虎生還有股熱心勁兒。他有句口頭禪,“能幫的就儘量幫一把。”在公司40多名員工中,有14名退役老兵和軍屬,還有12名殘疾人。“漆總自己掏錢建了3個愛心快遞屋,就是爲了給殘疾人找個能掙錢的事做。”張振剛說。

2024年,漆虎生被授予“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稱號。

從“奮進者”到“奉獻者”,對大家的稱讚,漆虎生憨厚地一笑:“我幹得也不是啥大事,這麼多年能幹成點事,是部隊培養我吃苦耐勞,是黨教育我要無私奉獻。”(經濟日報記者 陳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