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基金大虧 勞動部長稱規模仍上兆元
勞動部長洪申翰。記者蘇健忠/攝影
美國關稅戰導致股市動盪,勞動基金今年截至四月慘賠一九九○億元,其中勞保基金虧損三三一點二億元引發外界關切。勞動部長洪申翰昨說,勞動基金收益確實受地緣政治、美國關稅影響,但目前勞保基金水位仍維持上兆規模,而新制勞退金有保證收益機制,勞保也是確定給付制,基金投資收益的波動不會影響勞工給付,勞工不用擔心。
立院衛環委員會昨邀請洪申翰針對「勞工退休金制度改革,含勞保、勞退執行現況」專題報告。針對勞動基金運用局日前公佈四月投資運用績效,整體勞動基金四月慘賠近一三四九億元,洪申翰說,除持續撥補勞保基金,勞動部也透過鼓勵中高齡或高齡者就業、納保,強化納保跟給付上的審覈,督促僱主確實爲勞工投保、覈實投保薪資,各種方式儘量維持勞保基金水位。
不過,根據勞動部年初公佈的最新精算報告,勞保基金用罄大限自二○二八年延至二○三一年,潛藏負債增至十三點二三兆元。立委楊曜說,勞保財務破洞只會愈來愈大,總有一天要面對,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會不會影響明年度的政府撥補預算?
洪申翰表示,因勞保撥補不屬於法定支出,的確可能受影響,但勞動部會盡力爭取維持和過去至少相近的撥補金額。但楊曜認爲,若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入法,撥補就可以變法定支出,與其空口說白話,告訴民衆「政府在勞保不會倒」,倒不如明文入法。
立委陳昭姿則說,不反對撥補,但不該當作唯一解,撥補一年拖過一年只是展現政府鴕鳥心態,且撥補再多也會被通膨侵蝕,再者,前幾年能靠基金投資報酬高,「但今年可以如此嗎」?
洪申翰指出,撥補很重要,但不是隻有撥補,各種方式都在進行,勞動部對負最終支付責任入法持開放態度,但不管有沒有入法,政府都會負起勞保的財務責任。此外,他也允諾將研議提高投保級距上限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