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主席選舉大數據分析/羅智強聲量最高 鄭麗文好感度第一
國民黨中央黨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主席10月18日改選,根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針對近兩週黨主席參選人的聲量分析,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表現較爲強勁,但好感度則由前立委鄭麗文較高;而臺北市前市長郝龍斌鬆口有意願參選後,與鄭麗文的聲量表現在伯仲之間,最終可能成爲三強鼎立局面。
分析指出,近兩週以來,羅智強的趨勢表現較爲強勁。月初他在廣播節目中,當面批評媒體人黃𬀩瀚的新聞獲得大量討論;但在郝龍斌鬆口有參選意願後,聲量有所下滑,且被郝龍斌反超。郝因參選動向獲得關注,鄭麗文則透過臉書不斷向黨中央喊話與及獲軍系票源支持的民調,與郝的聲量不相上下。
至於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分析顯示,趙除了表態有參選意願當天有獲較多新聞關注以外,趨勢熱度僅高於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在郝、趙協調人選消息傳出後,聲量逐漸下滑。
分析指出,羅智強憑藉黃𬀩瀚、邱議瑩事件獲得高流量與藍白支持,同時也遭大量綠軍批評,因此好感度下滑。不過,羅智強由於擁有較多出圈的爭議話題,媒體流量最高,獲各陣營支持者關注,社羣流量與聲量顯著領先其他兩名參選人。雖然郝龍斌急起直追,但礙於粉絲團聲量少,相對缺乏年輕族羣支持,粉絲團流量難短時間趕上。
鄭麗文粉絲團流量高,且喊話中央世代交替的操作獲得好評,許多網友認同國民黨不應再由「老藍男」帶領,敢於衝撞的性格也獲得網友稱讚,但也引來部分網友擔憂鄭麗文性格太沖、不好控制。分析建議鄭麗文需要仿效羅智強制造全國性話題,維持粉絲團熱度,纔有機會追上與羅智強的差距,但可能導致好感度下滑。
分析顯示,藍白合、黨內團結、兩岸話題較難看出參選人之間的差距;羅智強、鄭麗文均主打世代交替,獲得大量粉絲支持。此外,黃𬀩瀚、邱議瑩、拆除公館圓環等議題皆出自羅智強之手,顯示除了黨中央路線議題以外,參選人亦透過其他爭議性話題從旁提高聲勢。
QUICKSEEK資料分析時間爲9月1日至9月15日,搜尋頻道包括網路新聞、論壇(含 mobile01、Ptt、Dcard、巴哈姆特等相關討論區)、FB個人粉絲專頁、FB公開社團、FB私密社團、FB側翼粉專及地方型社團、Threads等,共分析10萬以上頻道。設定關鍵字爲各候選人名稱及網路上慣用暱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