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新區:砥礪奮進十三載 勇立潮頭譜新篇

自2012年8月獲批成爲全國第五個、西北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新區至今,蘭州新區已走過砥礪奮進的十三載春秋。

站在秦王川這片蓬勃發展的熱土上回望,蘭州新區從一張白紙起筆,現代化城市圖景越發亮麗。牢記國家級新區使命擔當,蘭州新區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獲批13年來,緊扣“極、地、臺、區”戰略定位,以“創”開路,以“新”應變,奮力書寫“活力新區、產業新區、生態新區、開放新區、品質新區”的時代華章,地區生產總值(GDP)從不足5億元增長到448億元,實有人口從不足10萬人增長到72萬人,經營主體從不足1000戶增長到5萬多戶。2025年上半年,蘭州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6.6%,增速繼續位居國家級新區第一方陣,續寫着經濟社會量質齊升、改革創新活力迸發、羣衆生活幸福美好的新篇章。

勇闖改革路 激發新活力

改革,是蘭州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愛瑪蘭州新區產業園從初步洽談到項目簽約僅用時12天,蘭州新區全程幫辦服務,及時協調完成路口開設、電線杆遷移等難點堵點問題,讓企業得以集中精力搶工期、趕進度。蘭州新區優質的營商環境和貼心服務,成爲吸引企業投資、項目落地的核心競爭力。

13年間,蘭州新區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堅持以改革優服務、激活力,堅持“大部制、大服務、扁平化”原則,探索形成一套滿足發展需求的管理體制,爲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

蘭州新區錨定“全國領先、西部一流”目標定位,始終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爲提升區域承載力、競爭力、影響力的重點工程,堅持對標標杆、先行先試,打出“十張改革特色牌”,精心打造“新事心辦”服務品牌,在甘肅率先推行“無感續證”“一枚印章管挖佔”“全域通辦”“私人定製”等政務服務,1742項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爲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產業促發展 匯聚新動能

產業,是蘭州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盤”。

蘭州新區始終錨定“產業立區、工業強區”不動搖,加快構建多元共進、多級支撐、特色鮮明的“2+4+X+N”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新質生產力,形成新的增長點,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支撐力。

在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每天30萬枝鮮切花香飄四海;在躋身全國百強的蘭州新區綠色化工園區,西北地區首個精細化工中試示範基地建成投產,形成“研發中試—量產轉化”一體化空間,累計引進項目197個,投產廠房100棟,成爲蘭州新區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

13年間,蘭州新區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羣”,加速完善創新鏈、拓展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累計引進優質項目1300多個、總投資約6100億元,構建起綠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數據信息、現代服務等優勢產業集羣。全國規模最大的高性能銅箔生產基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先進裝備製造基地、西北循環經濟發展高地在蘭州新區加速形成,甘肅實體經濟發展主戰場和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作用日益凸顯。同時,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積極吸納集聚創新要素資源,規劃建設蘭州新區“甘智匯”科創園,建成甘肅省離子束放射治療技術創新中心等各類創新載體183個、產業孵化平臺24個,研發投入強度達3.7%,創新動能持續匯聚,支撐新區向更高層次邁進。

生態鋪底色 描繪新畫卷

綠色,是蘭州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13年間,蘭州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創新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積極創建黃河中上游生態修復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示範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用心用情描繪生態治理新畫卷。

累計造林21萬畝,城市綠化率由不足5%躍升至36%……昔日植被稀疏的生態脆弱區,如今已蝶變成滿目滴翠、宜業宜居的現代化生態新城。蘭州新區創新實施“生態修復治理+現代農業+優質林草業+城鎮發展”模式,有效拓增生態、生產、生活“三個空間”。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93%以上,提前完成萬元GDP用水量“十四五”目標,“無廢城市”建設進展順利,38項“無廢城市”指標體系達到國家試點城市中期評估目標。

尤爲亮眼的是,蘭州新區創新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創新落地“生態修復貸”“城市公交淨零排放貸”等綠色金融產品,“綠金通”平臺助企融資1389億元。蘭州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卓越實踐榮膺“聯合國傑出環境治理工程獎”,樹立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標杆。

絲路架金橋 躍入新階段

開放,是蘭州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姿態。

13年間,蘭州新區踐行國家級新區使命擔當,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口岸+通道+產業”發展模式,積極拓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今年上半年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46.1%,開放型經濟實現新飛躍。

一列列裝滿貨物的中亞班列、中歐班列如“鋼鐵駝隊”,從蘭州新區中川北站物流園駛向中亞和歐洲;一架架全貨機從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騰空而起,飛向世界各地……蘭州新區與世界的距離不斷拉近。

近年來,蘭州新區充分發揮綜合保稅區、國際空港、國際陸港等疊加優勢,突出打造加工製造、商貿物流兩大重點中心,着力發展新興國際貿易、“保稅+”特色服務兩大新興業態服務中心,同步培育平臺經濟、口岸經濟兩大特色經濟,構築起“一區、兩港、六大指定監管場地、兩個跨境電商監管中心”立體化開放平臺。佈局建設“海外倉”及國際經貿服務基地,開通240餘條國內國際航線和21個國際貨運航點,蘭石集團鑽採裝備、佛慈中藥、大宏礦熱爐、傳祁乳業、農投鮮切花卉等70餘種優質產品銷往60餘個國家和地區,獲批設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石油裝備)等國家級功能性開放平臺,蘭州新區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多式聯運中心和物流集散樞紐初具雛形,爲甘肅省打造國家向西開放戰略通道提供了堅強保障。

城市有品質 展現新風采

品質,是蘭州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

蘭州新區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着力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以“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爲導向,讓治理“精度”化爲服務“溫度”,實現人與城的“雙向奔赴”,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最大“同心圓”。

13年間,蘭州新區打造了“15分鐘生活圈”,建成中小學、幼兒園超100所,提供學位7.5萬個,各類醫療機構提供牀位2200多張,建成文化場館78個;探索“養老設施+老年助餐”模式,建成城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63家,構建起覆蓋廣泛的養老服務網絡。高標準建成“七中心合一”的蘭州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推動基層治理從“單元分散”向“融合協同”轉變。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輻射範圍逐步延展,蘭州中川國際機場T3航站樓建成啓用,蘭州新區“一環六射”公路網、“一環兩橫兩縱”鐵路網縱橫貫通,西北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益凸顯。

一處處“城市末梢”的改變,都生動訴說着這座新城“精細出品質”的理念,讓民生福祉在細微處落地生根。

十三載砥礪奮進,蘭州新區以敢爲人先的銳氣、務實篤行的作風,在秦王川上書寫了從無到有、由弱變強、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蘭州新區將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勇闖改革“深水區”、探索開放“新藍海”、激活創新“強引擎”、織密民生“保障網”,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改革開放新高地、城市建設新標杆,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蘭州新區實踐新篇章。

數據來源:蘭州新區黨羣政法和社會工作部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20日 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