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汗水不會背叛」 李忠熙訪臺教球
「MONARCH菁英射手營」爲臺灣籃壇培育重返亞洲列強新苗,由韓國籍「前亞洲第一射手」李忠熙(前排中)、和曾在臺灣CBA職籃、各大國際賽叱吒風雲的「神奇小子」羅興樑(前排中左)、知名教練邱大宗(前排中右)指導。(MONARCH提供)
李忠熙於1995年時作爲CBA中華職籃宏國象球員上場。(本報資料照片)
曾以犀利三分外線狙擊對手的韓國籍「前亞洲第一射手」李忠熙,睽違近30年再度來臺,和昔日隊友兼徒弟「神奇小子」羅興樑出席「MONARCH菁英射手營」,將紮實的基本功傳遞給年輕球員,勉勵後輩除了天賦,更要藉由努力練習讓自己的潛力獲得更好發揮。
李忠熙和臺灣的緣分在1991年牽起,當年他以球員兼訓練員身分加盟宏國籃球隊,1994年隨宏國象在CBA中華職籃征戰,1995年擔任宏國象總教練,1997年結束和宏國象的合作,回到韓國後運用CBA經驗推動KBL韓國職籃成立,在輾轉聯絡、邀請下,28年後再度踏上臺灣的土地。
李忠熙1日和羅興樑、前宏國象教練邱大宗齊聚一堂,爲菁英射手營站臺,談到自己球員和現在臺灣、韓國籃壇狀況,李忠熙和羅興樑認爲,現在國、高中基層籃球以贏球、戰績爲目標,忽略了基本功,然而基礎卻是一個球員要走得長久最需要的要素,李忠熙並以「就像蓋房子,地基要打好」來強調基本動作和訓練的重要性。
李忠熙也在這次返臺證實過去關於自己「一日投進1000球」、「有高度近視」等江湖傳聞,他透露,自己視力只有0.3,而且身材不是特別高大,天分也不是特別好,神射功夫都是紮紮實實苦練出來的,高中時期更曾10個月左右每天投進1000顆三分球。
羅興樑語重心長認爲目前臺灣籃壇沒有純射手,現在的環境、訓練方式跟自己球員時期不一樣,「我跟李忠熙身高183公分左右,打得分後衛在身材上沒有優勢,真的都是苦練出來。球員時期我可以說是沒有假日,投入更多時間加強,我也不是隻能在外線,也可以切入、打低位,我就是一步步增加自己更多武器,因爲身高不如人,就要更努力。」
邱大宗也分享自己眼中的李忠熙、羅興樑,「李忠熙真的很準,籃框對於他就像大海一樣,他跟NBA球星柯瑞有點像,甚至坐在球員席都能把球投進,羅興樑則是進攻手段更多,是刻苦耐勞鍛煉出來的。」
李忠熙笑說自己這麼久沒來臺灣,當初學的中文都忘了,他鼓勵年輕球員,大家身材、天賦都很好,但可以在練習上再下更多苦工,「汗水是不會背叛選手的,一定要苦練再苦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