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起科技:內存互連芯片龍頭市值破千億之路

來源:證券市場週刊

全球AI浪潮推動DDR5內存接口及模組芯片需求增加,瀾起科技業績持續回暖。2024年,公司以36.80%的市場份額穩居全球內存互連芯片第一的位置,並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不過,公司在赴港招股書中也表示其下游客戶集中度較高,業績存在依賴大客戶的風險。

胡楠/文

7月14日,瀾起科技(688008.SH)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6.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58.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爲10.30億元至11.2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89.17%至105.71%。

這份亮眼財報的背後是全球AI浪潮下瀾起科技核心產品DDR5內存接口及模組配套芯片出貨量顯著增長,且第二子代和第三子代RCD芯片出貨量佔比增加,推動公司內存接口及模組配套芯片銷售收入大幅增長。

截至7月23日,瀾起科技2025年以來的漲幅爲23.65%,同期申萬半導體指數的漲幅爲2.29%,上證科創綜指的漲幅爲14.76%,瀾起科技不僅跑贏了所在行業,也跑贏了科創板指數,該公司在7月16日一度漲破千億市值。公司於2019年7月在科創板上市,目前正奔赴香港聯交所上市,已提交招股書。

據招股書,公司主要收入來自內存互連芯片和PCle Retimer芯片。2025年上半年,其互連類芯片銷售收入爲24.60億元,其中,PCle Retimer、高寬帶內存接口及時鐘驅動器芯片合計銷售收入爲2.94億元。據此計算,瀾起科技內存互連芯片收入約爲21.66億元。

內存互連領頭羊

瀾起科技擁有互連類芯片產品線和津逮服務器平臺產品線,其中,互連類芯片主要包括內存接口芯片、內存模組配套芯片、高性能運力芯片解決方案及時鐘芯片;津逮服務器平臺主要由津逮CPU及數據保護和可信計算加速芯片組成。

互連類芯片產品線是瀾起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瀾起科技互連類芯片銷售收入分別爲33.49億元、24.60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爲92.30%、93.43%。

據招股說明書,在諸多互連類芯片產品中,由內存接口芯片、內存模組配套芯片所組成的內存互連芯片是瀾起科技最核心的產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照收入計算,瀾起科技已成爲全球最大的內存互連芯片供應商,其2024年市場份額爲36.80%,高於瑞薩電子的36.00%和rambus的20.50%,三家公司合計市場份額高達93.40%,內存互連芯片市場呈現高度集中的市場競爭格局。在內存互連芯片這一細分領域,瀾起科技是不折不扣的全球領頭羊。

內存互連芯片主要應用於服務器領域,部分應用於PC領域,其市場規模與服務器及PC的出貨量、單臺配置的內存模組種類及數量密切相關。

據華源證券研報,由於全球數據中心的迅速增長以及雲端數據遷移趨勢,AI數據中心建設持續進行,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不斷髮展,全球服務器市場保持高景氣度。

TrendForce測算,2024年全球服務器產值約爲3060.00億美元,其中,AI服務器受服務器OEM、csp客戶需求增加推動,其產值增至2050.00億美元。預計2025年AI服務器需求將持續增長,總產值或將達到2980.00億美元。

而據IDC數據,2024年中國加速服務器市場規模達到221.00億美元,相較2023年增長134.00%,預計到2029年,中國加速服務器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美元。

與傳統服務器相比,AI服務器對內存容量的需求顯著增加,需配置更多的內存模組。據招股說明書,通常一臺主流AI服務器配置的內存模組數量是通用服務器的兩倍左右。

據廣發證券研報,內存互連芯片是內存模組實現數據高速傳輸與可靠訪問的核心組件,傳統產品體系包括內存接口芯片和內存模組配套芯片。前者細分爲寄存時鐘驅動芯片、數據緩衝器;後者細分爲串行檢測芯片、溫度傳感器、電源管理芯片。

隨着AI及大數據應用的發展以及相關技術的演進,內存互連芯片衍生適應新型算力需求的品種,包括用於服務器內存模組的高帶寬內存接口芯片和用於PC內存模組的時鐘驅動器芯片。

據JEDEC的定義,在DDR5世代,服務器內存模組需要新增搭配1顆串行檢測芯片、1顆電源管理芯片以及2顆溫度傳感器。而且,由於產品技術難度、複雜度和性能的提升,DDR5內存接口芯片、內存模組配套芯片價值量較DDR4明顯增加。

在PC領域,DDR5內存模組需要搭配一顆更高規格、價值量更高的串行檢測芯片,並新增加一顆電源管理芯片,推動DDR5時代芯片價值量提升。另外,DDR5第一子代產品支持的速率是4800MT/s,當數據速率達到6400MT/s及以上時,PC模組需要新增加一顆時鐘驅動器芯片,該芯片從2025年開始滲透,預計到2029年,將覆蓋所有PC內存模組,徹底打開消費級市場空間。

因此,內存顆粒與內存模組產品的代際更迭,正從需求量與價值量雙維度,驅動內存互連市場增長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據招股說明書數據,內存互連芯片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7.68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1.68億美元。預計市場規模將從2025年的15.79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50.05億美元,期間年均複合增長率爲25.90%。

作爲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內存互連芯片供應商,瀾起科技提供全系列DDR2到DDR5內存接口芯片以及內存模組配套芯片,包括串行檢測芯片、溫度傳感器以及電源管理芯片。據財報數據,公司DDR5內存接口芯片2024年出貨量超過DDR4內存接口芯片,在DDR5內部子代迭代過程中,瀾起科技DDR5第二子代寄存時鐘驅動芯片出貨量超過第一子代產品,第三子代產品也於2024年四季度開始規模出貨。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瀾起科技是全球唯二能夠提供DDR5第一及第二子代高帶寬內存接口芯片的公司之一。另外,公司還是行業內首家發佈並試產時鐘驅動器芯片的公司。

更爲重要的是,瀾起科技多名成員在國際行業標準組織JEDEC中擔任要職,併入選JEDEC董事會。作爲中國唯一一家入選JEDEC的芯片公司,公司深度參與產品標準制定。

據國信證券研報,瀾起科技發明的DDR4全緩衝“1+9”架構被JEDEC採納,並在DDR5世代演化爲“1+10”架構,繼續作爲減載雙列直插內存模組的國際標準。另外,公司還是DDR5寄存時鐘驅動芯片、高帶寬內存接口芯片及時鐘驅動器芯片的國際標準牽頭制定者。

PCle互連追趕者

Pcle協議是一種高速串行計算機擴展總線標準,是爲了解決總線帶寬問題發展而來,用於連接計算機的主板和各種外圍設備,例如,GPU、固態硬盤、網卡等。

據國信證券研報,2017年至今,PCle互連技術發展迅速,每次升級傳輸速率基本上都實現了翻倍增長,並保持良好的向後兼容性。其中,PCle 5.0、PCle 6.0傳輸速率分別爲32GT/s、64GT/s。目前,PCle已成爲主流互連接口,全面覆蓋了包括PC、服務器、存儲系統、手持計算等各種計算平臺。

隨着算力需求的增長,PCle互連芯片逐漸成爲數據中心和服務器高速數據互連的核心組件。根據PCI-SIG標準體系,PCle互連芯片分爲兩大類,分別爲PCle Retimer芯片、PCle Switch芯片。前者主要用於解決在高速、遠距離傳輸場景中時序不齊、損耗嚴重、完整性差等問題,在CPU與外設的互連中發揮作用;後者用於擴展接口數量,通過內部交換架構實現多設備的高速數據傳輸,從而實現更多設備間的高密度PCle互連。

astera Labs官網數據顯示,DGX A100 8卡服務器是英偉達推出的一款面向高性能計算和科學研究的集成式服務器,專爲大規模人工智能訓練、推理及高性能計算設計,其GPU芯片與PCle Rettimer芯片的比例爲1:1;在英偉達專爲AI計算打造的DGX H100 8卡旗艦服務器中,GPU芯片與PCle Retimer芯片的比例爲1:2;而在亞馬遜專爲超大規模生成式AI模型設計的AWS Trn2 64卡服務器中,GPU芯片與PCle Retimer芯片的比例爲1:3。

據瀾起科技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全球PCle互連芯片市場規模從4.69億美元快速增長至22.89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PCle互連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77.61億美元,2025年到2030年間的複合增長率爲20.10%。

目前,PCle Retimer市場主要玩家爲astera Labs、瀾起科技、譜瑞科技、德州儀器等。據華源證券研報,astera Labs是全球最前推出並量產PCle 5.0 Retimer芯片的廠商,佔據了PCle 5.0和PCle 4.0 Retimer芯片的大部分市場份額;譜瑞科技佔據一定的PCle 4.0 Retimer芯片市場份額,其PCle 5.0 Retimer芯片也已發佈。

瀾起科技在PCIe高速互連領域已實現PCIe Retimer芯片的量產。據財報數據,公司是全球三家能夠提供PCIe 4.0 Retimer芯片的主要廠商之一,並且在PCIe 5.0時代成爲全球第二家量產PCIe 5.0 Retimer芯片的廠商。同時,由於其產品使用了自研的SerDes IP,在時延、信道適應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隨着AI 服務器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PCIe 5.0生態的逐步完善,全球PCIe Retimer芯片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瀾起科技PCIe Retimer芯片出貨量也快速增長。據瀾起科技招股說明書,2024年,公司PCle Retimer芯片收入爲0.4億美元,佔全球PCle Retimer芯片市場份額的比重爲10.90%,高於譜瑞科技的3.00%,但距離astera Labs的86.00%市場份額仍有着不小的差距。

相對樂觀的是,瀾起科技PCle Retimer芯片還在不斷迭代。2025年1月,公司推出了PCIe 6.x Retimer芯片,其最高數據傳輸速率提升至64GT/s,並已向客戶成功送樣。另外,公司已啓動PCIe 7.0 Retimer芯片的研發,預計最高數據傳輸速率將提升至128GT/s,可以滿足未來高性能計算和數據中心的需求。

提前佈局CXL市場

隨着對支持快速接口和易擴展性的內存平臺的需求的增加,CXL互連芯片應運而生。

該芯片物理層沿用PCle標準,可以實現GPU、CPU、內存間高速低延遲的數據交換,主要應用於內存的擴展和內存池化場景。

據國信證券研報,在AI領域,CXL互連芯片可以幫助GPU、FPGA等加速其與CPU間實現高效協作,提升AI模型訓練和推理速度,提高計算效率。同時,爲AI應用提供更大的內存空間和更靈活的資源分配方案,解決內存帶寬瓶頸。

在數據中心領域,AIGC推動數據中心向萬卡級集羣演進,芯片至數據中心的多維互聯複雜難度指數級提升,傳統互聯方案難以滿足TB級帶寬與百納秒級延遲需求,而CXL互連芯片可以完美實現上述需求。

瀾起科技招股書,CXL互連芯片市場尚處於商業化初期,2024年,其市場規模僅有430萬美元。不過,行業預測該市場在未來幾年將迎來高速增長,預計到2030年,CXL互連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17.03億美元。

據財報數據,瀾起科技已提前佈局CXL互連芯片市場。2022年,瀾起科技全球首發CXL MXC芯片,並與多家內存廠商展開合作推動 CXL內存商業化;2023年,公司成爲全球首家進入CXL合規供應商清單的MXC芯片廠商;2025年1月,瀾起科技再次進入首批CXL 2.0 合規供應商清單,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同期入選該名單,兩家公司受測產品均採用瀾起科技的CXL MXC芯片。

抗週期性

半導體行業具有周期性,在諸多細分行業中,存儲芯片行業週期性更爲明顯。2024年,隨着行業庫存的出清,以及人工智能行業大爆發,存儲芯片行業重回增長,互連類芯片出貨量也隨之增加。

作爲全球互連類芯片的重要供應商,瀾起科技業績快速回暖。據財報數據,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爲36.39億元,同比增長59.2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2.48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公司歸母淨利潤從上市前的2018年的7.37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14.12億元,七年時間盈利幾乎增長了一倍,期間沒有出現虧損,公司業績表現出了更好的抗週期性。

需要指出的是,瀾起科技內存互聯芯片下游客戶主要爲內存芯片廠商與內存模組廠商。

據慧博投研數據,全球存儲芯片市場高度集中,2024年,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鎧俠、西部數據市場份額分別爲39.50%、27.60%、16.20%、4.70%、2.30%,合計市場份額爲93.60%,其中,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3家廠商市場份額高達83.30%。

另外,據財報數據,2022年至2024年,瀾起科技對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額爲30.91億元、17.13億元、27.91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爲84.30%、74.80%、76.69%。

對此,瀾起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在可預見的將來,經營業績將繼續依賴少數客戶的合作,收入集中度仍將保持較高水平。由於無法控制的因素,客戶對公司產品需求會產生波動。失去一家或多家主要客戶或對其銷售受到限制,或客戶訂單減少或產品組合發生變化,都可能對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