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軍挺過大罷免 將可能主導政局發展
▲最新的多數民意也對總統賴清德發出警告,不僅對其投下了「不信任票」外,更彰顯他們願意作爲在野捍衛民主自由的堅實後盾。(圖/記者徐文彬攝)
●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
罷免戰役以藍軍立委24席全數過關,大罷免以「大失敗」告終,藍軍立委通過選民的期中測驗,不僅凸顯在野力量強力監督執政黨獲得了再次的肯定與鼓勵外,最新的多數民意也對總統賴清德發出警告,不僅對其投下了「不信任票」外,更彰顯他們願意作爲在野捍衛民主自由的堅實後盾。
而藍軍在完勝後,仍與民衆黨維持立院多數,強化制衡的力道勢所必然,也因爲這波罷免戰役的完勝,更將迫使賴總統的治理模式與其執政團隊勢必得進行相當程度的調整。
最新民意凸顯「一味地意識形態操作」 必會遭到反噬
首先,藍軍決戰階段強化的「對賴清德投下不信任票」訴求確實發酵,不僅代表多數民衆對賴總統一年多的執政與綠營發動鬥爭、割裂式大罷免極度不滿外,廣大民意的壓力也會迫使賴總統在治理模式及路徑上進行調整。
第一,是其對內鬥爭在野的戰略勢必得收手,賴或可能借由與在野主席的對話及立院法案、人事、預算的溝通協調來進行一定程度的妥協。
第二,對外以「抗中」牌來操弄兩岸關係的路線或也得調整,畢竟這次罷免失敗等於「抗中」戰略與「反共牌」踢到鐵板,若仍動輒抹紅與貼標,或只有邊際效益遞減。
畢竟最新民意已經凸顯出多數民衆仍會理性判斷政治人物及政黨的言行作爲,一味地進行意識形態操作,而沒有政績作加持,不僅會把板塊越做越小,更會自損格局,畢竟黨政高層若將民衆當作「塑膠」,必會遭到反噬。
其次,行政院的改組勢所必然,除了其可能是賴與在野妥協的一種方式外,或也可能是政府團隊重新出發的契機,畢竟現今行政院與立法院全無互信,閣揆卓榮泰針對立院通過的法案已多次退回複議,屢屢被立院打了回票,卓內閣除了只有貫徹賴意志和立院對抗外,內閣中不適任或常失言的閣員亦不勝枚舉,這次罷免未過,也凸顯國人對卓榮泰領導的內閣早已不具期待,是以若不更換閣揆或不大幅改組,除了根本無法呼應最新民意外,更代表賴卓體制仍欲以對抗思維繼續和在野及最新民意鏖戰,若真如此,將更可能會對八月23日第二波的罷免投票、明年的地方選舉及2028年的總統大選產生不利的骨牌效應。
再者,是政府對川普關稅的談判,或可能感受到更強的民意壓力,要求政府改變「逢美必軟」的談判模式。由於賴政府的談判態度從有限的資訊來判斷,多是以投資採購的順服策略與立場希望能換得較佳關稅,但從日本、越南等國的例子,進一步開放市場除了衝擊國內特定產業外,反而更會讓美方軟土深掘、予取予求,也未必能換得保護臺灣的具體承諾 ; 現今在野擋住罷免,底氣大增,對於對美談判更可要求政府公開透明且讓在野參與,迫使政府調整全然順服的談判策略,至少應強化軟硬兼施的戰術運用,畢竟臺積電作爲我方最重要籌碼,即便政府全無開拓選項來牽制美方的能力,但善用籌碼捍衛主權與利益,過程透明且讓在野及全民監督,當然有其必要性。
▼最新民意已經凸顯出多數民衆仍會理性判斷政治人物及政黨的言行作爲,一味地進行意識形態操作,而沒有政績作加持,不僅會把板塊越做越小,更會自損格局。(圖/記者林敬旻攝)
藍軍力挽狂瀾止住敗局 但改組勢所必然才能拉出長尾效應
此外,罷免未過也直接衝擊8月23日的第二波投票,畢竟罷免方動員半年之久,府院黨亦與其分進合擊相互拉擡,但卻已敗局收場,可見臺灣民意對這種選後翻桌「理由莫須有、獵殺無差別、仇恨作動員」的大罷免全然不埋單;是以在第一波罷免投票遭受挫敗後,要再逆勢而爲,一來是社會氛圍厭惡大罷免,當然衝擊其正當性影響動員,二來若其再以廉價的貼標、抹紅的方式指稱藍委親共,說服力已然邊際效益遞減。
況且8月23日第二波罷免投票的對象多是藍營老將,不是基層服務紮實具在地實力,便是有政治能量的明日之星,只有南投的遊灝是新任立委,但南投作爲藍軍本盤區,縣長許淑華極具地方實力,勢必強力護盤,綠營要強攻也非易事。
倘若無法逆勢翻轉戰局,藍軍又全數完勝,這違背多數民意逆勢操作的敗局,當更是綠營無法承受之重。是以綠營罷免方要如何退場,保住最後的顏面,還真讓綠營及罷團高層傷透腦筋。
最後,就藍營內部權力結構來說,盧秀燕、蔣萬安的接班態勢明顯,就連桃園市長張善政在罷免戰役中也強化了「抗綠、反罷」的能量,不僅之前對抗內政部、稱中正路改名是「世界上最無聊的事情」多獲肯定外,更固守了桃園六席立委,政治能量上升、後勢看漲。
反觀罷免戰役初期,國民黨黨中央無力抗罷,雖然後期由於藍軍大咖力挽狂瀾終於止住敗局,但其改組勢所必然,特別是被綠軍軟土深掘的「朱傅體制」,黨內勢必也得進行檢視,纔有機會藉此新勝,在8月23日的第二波罷免投票、明年地方選舉及2028年總統大選拉出長尾效應。
▼國民黨黨中央無力抗罷,雖然後期由於藍軍大咖力挽狂瀾終於止住敗局,但其改組勢所必然,黨內勢必也得進行檢視,纔有機會藉此新勝,拉出長尾效應。(圖/記者徐文彬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