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建學:改善對華關係,印度說到更需做到
來源:環球時報
近日,印度總理莫迪接受美國播客主持人萊克斯·弗裡德曼連線時就中印關係作出積極表態。他強調兩國之間深厚的歷史淵源,並認爲雙方應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其實,在2024年4月印度人民院選舉前夕,莫迪在接受美國《新聞週刊》專訪時也曾表示,印中關係非常重要,印中雙方亟需解決長期以來的邊境問題,以克服雙邊關係異常干擾。2024年10月中印領導人喀山會見後,莫迪在社交媒體X上說:“印中關係對我們兩國人民、對地區和全球和平與穩定都很重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敏感將指導雙邊關係。”
近來中印關係確實出現了一些積極向好的苗頭。兩國高層明顯加強了互動與戰略溝通,舉行了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3次會晤與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32次會議。2024年11月,兩國防長在老撾出席第11屆東盟防長擴大會期間舉行了正式會談,雙方一致認爲兩軍要乘勢而上,共同努力制定重建信任和理解的路線圖,推動邊境局勢降溫緩和,防止邊境衝突事件再次發生,維護邊境的和平與安寧。印媒報道稱“印中防長對話極其積極”。2025年2月,王毅外長在約翰內斯堡會見印度外長蘇傑生時,雙方再度強調要以兩國領導人共識爲根本遵循,確保雙邊關係始終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但與此同時,印度迄今仍未實質性放鬆兩國人文交往和經貿合作的人爲限制,在改善兩國關係問題上仍遊移不定。2025年1月,中印雙方同意恢復中國內地和印度間直航航班,支持兩國主管部門對接推進,以便爲兩國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便利,但直至今日兩國雙向直航仍未恢復。恢復直航並非印方給中方的“恩賜”,而是兩國恢復人文往來的必備前提。據2025年2月路透社報道,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納格斯瓦蘭在回答“印度是否考慮改變對中資政策”時表示,“印中經貿關係緩和需要雙方理解彼此利益和相互依賴的現實,印度不會很快解除針對中國投資的限制令”。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7月,正是納格斯瓦蘭在印度年度經濟調查報告中建議,“印度應加大來自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以推動其出口”。2025年2月,印度國防部以“含有自華進口零件”爲由取消與中國簽訂的400架無人機訂購合同。另據印媒透露,印方正通過拒發籤證和董事身份證號碼(DIN)等手段,阻礙中企高管入印,同時吸納印度人進入董事會,以便將目前仍在印活動的中企“印度化”。
此外,印軍方在邊境地區的刺激挑釁動作遠未消停。2025年1月,印陸軍參謀長德維維迪宣稱,當前印中實控線附近局勢“穩定但敏感”,印軍不會縮減印北部邊境地區的部隊部署規模,並從基礎設施、通信、旅遊、教育四大支柱着手推進印邊境地區發展,大搞所謂“印度戰地旅遊”項目及“活力邊村計劃”,抵邊開發巡查動作未停。
由此可見,目前印方仍在口頭上改善中印關係,而罕有切實有效的實際跟進措施,似乎在等待什麼“更有利的時機”。本質上看,中印關係是兩個14億多人口的相鄰發展中大國如何相處的問題,發展是中印兩國當前最大的公約數,印度最大的敵人是它的不發展。在當前國際局勢動盪不定、衝突頻仍背景下,中印兩國正確把握歷史潮流和兩國關係發展方向,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全球南方”的共同心聲。雙方應本着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成就的原則,切實落實兩國領導人喀山會見達成的共識,印方應該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儘快消除制約兩國正常交往的限制性歧視性措施,珍惜兩國邊境地區走向緩和態勢,真心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軌道。(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