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倒營建廢棄物 去年查獲13案

臺東縣營建廢棄物非法棄置事件頻傳,去年共偵破13起案件,棄置地點多集中於山區坡地。(臺東縣環保局提供/蕭嘉蕙臺東傳真)

臺東縣營建廢棄物去化管道有限,加上清理處理費用高昂,導致非法棄置事件頻傳,臺東縣環保局聯手檢警單位強力查緝,去年共偵破13起案件,棄置地點多集中於山區坡地。環保局強調,將持續加強宣導,並導入科技執法蒐證,呼籲業者遵守法規。

營建廢棄物的回收處理過程繁瑣,須經人工分類,將混凝土塊中夾雜的紙屑、木材、塑膠等雜質分離,再依可燃與不可燃性質分類處理,成本極高。因此,部分不肖業者爲節省費用,違法清運甚至隨意棄置。

臺東縣環保局環境稽查科長林士銘表示,營建業爲縣內非法棄置的主要來源,不肖業者多選擇山坡地或溪岸傾倒廢棄物,甚至以回填或掩埋方式規避查緝,嚴重污染環境,影響生態與水源安全。

環保局統計顯示,臺東縣非法棄置廢棄物案件呈現下降趨勢,去年查獲的13案中,棄置量大多從30立方公尺至80立方公尺不等,地點涵蓋太麻里鄉、金峰鄉、東河鄉、長濱鄉等地,但其中鹿野鄉一案棄置量竟高達1500立方公尺,爲全縣最大宗個案。

林士銘指出,13名涉案行爲人均爲首犯,全數依《廢棄物清理法》第46條行政刑罰移送法辦。

不過,由於山區地形險峻,不易架設燈光與監視設備,執法單位在查緝非法棄置行爲時面臨蒐證困難。林士銘提醒,若缺乏明確事證,地主須自行負擔清理責任,呼籲土地所有人加強巡查,避免成爲非法棄置的受害者。

環保局則強調,將持續舉辦宣導說明會,提升業者的法治觀念,同時運用科技執法設備,加強監控與取締力度,全面遏止非法棄置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