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臺南闖關蒐集「神明」 臺語入厝行動開跑

臺南臺語月今年以「臺語入厝」爲主題,象徵把語言、文化搬進日常生活,讓臺語真正住進生活,並邀請大家來臺南蒐集神明。(曹婷婷攝)

邁入第7年的「臺南臺語月」,今年以「臺語入厝」爲主題,象徵把語言、文化搬進日常生活,讓臺語真正住進生活!活動集結書店、菜市場、土地公廟、十八卯茶屋等10處不同空間,提供民衆掃QR Code看短影音、玩小遊戲、集章拿好禮,透過「一站一故事」,結合八仙彩靈感,邀請大家展開一場蒐集神明活動。

文化局長黃雅玲說,「入厝」總會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此次活動嘗試把這些生活常見用品融入臺語月活動,透過一些互動小遊戲,讓民衆可以更輕鬆學臺語,活動還特別融入信仰文化,以八仙彩爲靈感設計「神明蒐集」行動,帶領民衆在走讀與遊戲中自然說出臺語。

臺語入厝系列活動2日啓動,展現市府推廣母語的決心,文化局指出,依據《國家語言發展法》,臺語是國家語言之一,保存母語不僅是文化傳承的責任,更是生活中應當實踐的日常行動。今年主題「臺語入厝」,核心標語「咱的話,蹛佇生活內」,象徵臺語不只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是要回歸家庭與社會,真正成爲日常語言。

計劃主持人林信宏說,儘管臺語活動推廣多時,我們身處一個母語遺失的年代,在表演藝術感覺有明顯進步,不少團體、演唱會以臺語作演出,但生活中講臺語這件事仍很欠缺,猶如「入厝」這項傳統,很多人都不知道「入厝」這項傳統儀式爲何,入厝跟臺語一樣都瀕臨消失。

他提到,此次以「入厝」意象串聯鴨母寮市場、德盛米廠、十八卯茶屋、小南天福德祠等10處在地空間,規畫「臺語入厝闖關趣」互動行動,並與店家合作設置專屬QR Code,讓民衆透過Reels短影音與線上遊戲蒐集「十二神明」電子圖檔,體驗市井巷弄中的臺語文化,各項闖關遊戲的題目與答案都有中文與臺語文解說。

此外,展演節目則延續去年好評的「市井潮語」系列,推出由歌仔戲巨星米雪主演《鶯鶯》、以許石音樂爲發想的《六月茉莉》、傳統笑科念歌《老曲盤裡的笑科念歌》、以及終戰80週年紀念讀劇《南島孤影》,並邀集在地表演藝術團隊共創,讓臺語在小巷舞臺展現新潮風貌。

9月20日在吳園登場的主題活動日「臺語遊樂園」,由在地臺語家庭共同策畫,強調臺語要從客廳談笑、餐桌互動,落實世代共學、代代傳承,當天將有10幾個遊樂攤,從踢罐子到臺語桌遊,希望號召親子在此開口講臺語。